文档介绍:高中政治《价格变动的影响》教学设计
一、设计理念与思路
【教学理念】
在整个教学活动的设计中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经验,注重用生活化的情境来呈现问题,提供学生探究的平台和路径。这样处理教材,符合新课程生活化的理念,以学生“学”为主,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与社会经济背景下,借助教师和学习伙伴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知识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社会,从现象到本质,从具体到抽象,从个性到共性,从感受到认知,符合学生的认识秩序,使学生在更轻松的学习环境下达到教学目标。
【教学思路】
(1)回归生活世界。力求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案例分析、资料阅读、图片欣赏、实践探究等,架设生活与教材的桥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让他们在真实情境体验中生成知识而不是呈现现成的知识。
(2)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所以应该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让他们在积极参与、快乐体验中关注生活,关注社会,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构建开放互动的课堂。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二、教材内容地位简析
《价格变动的影响》是人教版新课程《经济生活》(必修)教材的第一单元第二课《多变的价格》的第二框,在理论方面是承接了第一框介绍影响价格的各种因素之后的一个新的内容。《影响价格的因素》承接前面“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后面是“价格变动的影响”,它在整个教材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以后《经济生活》的学习打下牢固的理论基础,因此,本框题在《经济生活》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本课出现了许多新的诸如“生活必需品与高档耐用消费品、相近替代品与互补商品”等新名词,这对任课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因此在处理教材之前,首先是教师如何更新自己原有知识体系的问题,其次是任课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能够利用这部分的知识对生活中的价格变动带来的种种现象进行解释和应用,从而达到知行的统一。
三、教学重难点判断
【重点】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价格变动对互替产品和互补产品的消费量的影响。
【难点】价格变动对人们生产的影响——价格变动是如何影响市场和企业调节生产。
【原因分析】因为课程标准中本框的重要内容目标就是“评述商品和服务价格的变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而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生产的影响这一知识点对实现这一内容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另外该知识点比较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应该是本框的难点,因为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在学生平常生活当中存在比较普遍,而生产经营在高中学生的世界里比消费和购物要远一点,所以从知识本身的逻辑和学生自身的认识水平看,这一知识点应该算是难点。纵观第二课的两框,第一框为重难点,第二框的总体难度要远低于第一框,学生在掌握了第一框的基础上来学习第二框的内容总体上是没有问题的。
四、教学目标预设
【知识目标】
(1)了解互为替代品、互补商品的含义。
(2)理解价格变动后,理解三种情况下,对商品的不同需求。
(3)识记价格变动,企业的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