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养成教育文档.docx

格式:docx   大小:21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养成教育文档.docx

上传人:xunlai783 2018/7/21 文件大小:2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养成教育文档.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3 岁至 4 岁的幼儿是养成良好行为****惯的关键期,在此期间实施养成教育有助于提高幼儿“知、情、意、行”等素质,最终养成自觉遵守社会道德和行为规范等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惯, 为促进其身体健康和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养成教育是一个由“外化——内化——外化”的教育过程, 即教育者将养成教育的目标具体化,借助语言、行动、教育媒体“外化”,通过训练活动传递教育信息,受教育者接受信息后“内化”成自己接受的东西,然后“外化”成为规范化、标准化的言行。养成教育既是德育的途径,又是德育的重要目标。确切地说,养成教育是指培养幼儿形成良好道德观念和行为****惯的过程,既包括培养,也包括形成,培养是途径,形成是目标。
幼儿期养成教育的培养不仅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 重视幼儿养成教育的理论研究对于指导我们的幼儿教学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幼儿园时幼儿养成教育形成最重要的场所,而幼儿养成教育的培养更离不开社会、幼儿园、家庭协作。
一、幼儿养成教育培养的重要性有什么样的观念就会采取什么样的行为, 要养成幼儿良好的行为****惯,我们首先必须确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养成教育是目前教育界经常提到的一个概念,人们对它的解释大同小异。笔者通过查阅资料并结合多年的教育经验,认为养成教育既是德育的途径,又是德育的重要目标。是指培养幼儿形成良好道德观念和行为****惯的过程,既包括培养,也包括形成,培养是途径,形成是目标。对养成教育概念的界定无疑会影响养成教育的实施,因此,有必要对养成教育的实质作一初步分析。养成教育的思想起源很早,养成教育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养成教育的思想早在古代就有,如在孔子教育思想中就有“少成若天性****惯成自然”。王炳照先生认为:“中国古代传统教育实质上是一种人格养成教育”,就是“教人学会做人”。
二、养成教育思想被叶圣陶先生进一步发展。他曾经这样概括教育的本质
“教育这个词,往精深方面说,一些专家可以写成巨大的著作, 可是就粗浅的方面说,养成好****惯一句话也就说明了它的含义”。在叶圣陶先生的多次论述中,养成教育的含义是宽泛的,既包括德育, 也包括智育、体育等。
如何看待养成教育?笔者认为,养成教育主要是指儿童道德品质的养成。因为目前养成教育的提出是与德育工作密切相关的,更确切地说是与德育的有效性问题密切联系的。长期以来,虽然我们对德育工作给予了充分重视,但德育的有效性确实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如***公共道德行为****惯欠佳、青少年道德行为问题及青少年犯罪问题等都说明了这一点。因此,加强道德教育是目前我国教育中面
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养成教育是在此背景下,针对我国儿童青少年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的,是与德育密切联系的。幼儿期作为儿童2 社会化的初级阶段,在儿童道德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认知及心理特点,可以说幼儿期是培养道德品质、形成良好道德行为****惯的基础阶段,是道德养成教育的关键时期。
(一) 幼儿期是儿童是非观念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
儿童道德的发展以是非观念的形成为基础, 是非观念的形成是儿童道德观念发展的前提。
(二) 幼儿期是儿童基本道德行为****惯初步形成的时期。
行为的稳定性是一个人道德品质初步形成的特征之一, 即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场合表现出的行为的一致性。
(三) 幼儿期道德品质的初步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