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ppt

格式:ppt   大小:1,282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ppt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2018/7/22 文件大小:1.25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儒家文化的创始人
------孔子
《课程标准》要求:
了解孔子的生平,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上的地位和影响。
孔子生活小片断:
1、公元前551年,出生于鲁国一个没落贵族家庭
2、孔子三岁丧父,十七岁丧母——历史传说
3、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论语·子罕》
4、十五志于学,苦研礼乐,为学不倦,虚心求教,三十而立,精通六艺,首创私学
5、35岁齐国从政,51-55鲁国从政,虽有政绩,但却失败
6、55-68岁周游列国,政见未被采纳;68-73献身文教,整理六经
少年求礼
从政失败
周游列国
献身文教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对一生的总结。
(一)、认识孔子——孔子生平简介(前551-前479)
(1)、关于“仁”(思想核心)
材料一:子曰:“仁者,爱人”
材料二:“仁者亲亲人为大”——《中庸》
材料三: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论语》
材料四: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论语》
材料五:“克己复礼为仁”——《论语》
材料六: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问题探究: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仁”的含义?( 对他人、对统治者、对自己)如何实现?(材料五、六——忠恕)
仁爱、关怀、体谅、包容
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哪些方面体现了“仁”?
(2)、关于“礼”(思想核心)
问题探究:请结合实际试评价“礼”的影响( 积极、消极)
材料一: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对个人) ——《论语·颜渊》
材料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对社会)
(3)关于“中庸”(核心)
问题探究: 如何理解“中庸”,该思想有何影响?它与“仁”、“礼”之间有何联系?
材料一:“中庸之为德也,其至乎也”
材料二:“过犹不及”
材料三:“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材料四:“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
“中庸”的本意是:“去其两端,取其中而用之。”也就是去除偏激,选择正确的道路。(恰到好处)
中庸
折中
中庸思想要求执政者妥善协调各方面的矛盾,实现“和为贵”(和谐)的价值目标。
:“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子曰:“学而时****之,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因材施材。”
(4)孔子的教育思想
问题探究:指出孔子办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
材料一: 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也。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自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自孔子以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即使自今以后,吾国国民同化于世界各国之新文化,然过去时代之与孔子之关系,要为历史上不可磨灭之事实。……盖经过二千年以上之岁月,至于今日,使全人类三分之一于道德的、社会的及政治的生活之点,全然存续于孔子之精神感化之下也。”──柳诒徵《中国文化史·孔子》
材料二:孔子在两晋时被奉为“先师”;南北朝时被称为“文圣尼父”;唐玄宗则将其追谥为“文宣王”;宋真宗封孔子为“至圣文宣王”;元成宗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清代孔子被称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