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之我见
【摘要】识字教学,是语文知识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基础知识课程。识字教学直接关联和影响到后面的词、句、段、章的知识教学。小学识字教学领域里,我们只能采用能采用形式多样的识字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掌握多样的识字方法,促进学生识字效果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
识字教学,是语文知识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基础知识课程。识字教学直接关联和影响到后面的词、句、段、章的知识教学。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注重激发孩子识字兴趣,教给孩子识字方法,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和“主动识字的习惯”,使学生能做到爱学、乐学、轻松学,从而形成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为今后的自主阅读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这样,对学生所学的知识产生的效果也不同。在这里,根据几年教学经验,简单对识字教学谈谈我的看法。
“巧”式教学,也就是利用巧妙方法和灵活的教学方式进行施教
首先,教师本身都要有着强硬的自身素质和丰富的文化涵养素质。中国的文字,从古至今,经过从始初的甲骨文一直演变过来的金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其及含意和造字方法源源流长。要求每位语文教师,不但要熟悉和掌握汉字中的四种造字方法,比如,象形、指事、会意、形声,以及两种用字方法,如转注、假借,而且要对所要教的每个汉字的音、形、义了如指掌,才能充分发挥在识字教学领域中传授自如,才能充分灵活地施展
“巧”式识字教学。在识字教学领域中,每个教师可以根据所教的学生兴趣和特点进行“巧”式识字教学。以前,在识字教学中都是一成不变的死板的教学方式,有些教师干脆按部就班地从课本中或现成的教案中进行课堂传授给学生,可是学生所学到的成效甚微,或者对所新学的汉字印象不深或者易忘记,这也是作为语文教师心里着急和头痛的事。之所谓是多一份耕耘多一份收获。如果我们每个教师都稍微加以思考,变换以巧妙的教学方式,如构建生动活泼的识字课堂,使被动识字为主动识字,多花一些心思,多创设一些情境,多用一些方法,使学生时时处处感受到认识新字所带来的乐趣和魅力,从而促进学生聪明才智的发挥与培养,使学生学得既开心又有趣。
其次,归类识字。从我们的汉字的造字法来看,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几种,都有一定的规律,教学时,我们如果能够帮助学生进行适当的归类,既对学生提高识记效果有很大的帮助,又可以让学生举一反三,扩大识记的范围。从远古时代,每个造字的方法及含义,都和日常生活中的事与物息息相关。具体分有许多种类,如人体类的人、女、目;动物类的犬、牛、角;植物类的木、米、竹;服饰类的衣、玉、网;器物类的刀、弓、鼎;天文地理类的小、日、月等等。因此,要根据所要教的汉字的音形义的不同特点,结合教学要求进行施教。例如:“森、焚”这两个字的教学,可以先教会学生的正确生字读音,再根据
“木——林——森”拆字分析,以小见大,由已知的引伸到未知,再综合其含义进行启发式教学;同理“焚”字也可以用“木——林——火——焚”结合拆字以及含义进行教学。也就是汉字的形、义,相结合进行教学。教师不仅要教学中巧教,而且还要教学中巧问、教学中巧用。所谓巧问,例如:“'森'字,可以试问,单独一个'木'字多不多?再加一个'木'字呢?单木不成'林'就是这个道理,林,林子,就表示有较多的树木,然后再加一个'木'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