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黄岛实验初级中学.doc

格式:doc   大小:48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黄岛实验初级中学.doc

上传人:85872037 2018/7/23 文件大小:4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黄岛实验初级中学.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扁平化管理,撑起完美教育之树
青岛开发区实验初级中学李素香
“责任胜于能力,责任心就是竞争力,责任感就是凝聚力”,每个教育者都有巨大的潜能,给他们一个舞台,他们都能创造奇迹。学校只有校长一个人思考问题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所有老师都能够站在校长的层面上思考问题,并主动积极的实践探索,学校才能有远大前景。
如果每个教育者都具有校长的眼光,与校长站在同一层面思考问题,他们定能快速成长。每个人都是一棵树,学校就会是一片森林,每个人都是校长,就会迸发出无限的管理潜能,学校就会有远大的前景。
这就是青岛开发区实验初级中学自2011年9月建校以来,实施扁平化管理的基本思路。
扁平化管理,让完美教育之树虬枝劲发。
我校构筑了以扁平化管理为核心的精细高效运行机制,学校不设副校长,所有中层管理者都直接与校长对接,每位中层干部都具有副校长的职能,直接对校长负责,中层干部直接与教师对接,其间也不设副主任。扁平化管理,使各位领导之间不形成上下级关系,而是“合作共同体”关系,每位管理者在所属项目管理中,都能代表校长实施“首脑级”管理。
为使扁平化管理实现无缝隙、无疏漏管理,学校根据实际需要设立了,教师发展服务中心,学生发展服务中心,信息发展服务中心,学校战略发展服务中心,艺体卫发展中心,三级部发展服务中心等12个发展服务中心。学校把日常教育教学管理、监控、指导和部分评价等权力分别下放给各发展中心,使管理重心下移。以年级发展中心为例,年级主任全面负责年级教育教学工作,拥有对本年级所有教师的考核权、评优推荐权等,直接对校长负责;同时他们又与学校其他发展中心构成互助协作、指导监督、合作共赢的关系。年级发展中心定期召开班级联合会,研究班级管理中的问题,明确每位教师、每位学生的管理目标,形成了“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干,人人能负责”的全员责任管理体系。
在具体运行过程中,我们又实行了值周校长责任制。每周由一名中层干部担任值周校长,行使校长职责;每日一中层干部作为组长,带领几位普通老师直接参与学校管理。每天的重点工作即是“走课”(行走式观察课堂),巡视校园,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在一线解决。与此同时,各部门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教师智囊团建设辅助管理,实现了管理效益最大化。
日清双规,让完美教育之树枝繁叶茂。
为使日常管理落地生根,培养全校师生的责任意识,我们在扁平化管理过程中实行了“日清双轨制”。“日清”指各部门负责人和值日组长对当天的管理情况进行表格化梳理,并于当日反馈给校长和值周校长,做到了今日事今日毕。“双轨”指“学校常规管理和学生自主管理”两个轨道。学校常规管理即通过“值周校长制”“今日我当家”“干部走课”等方式使学校每天的事都有人管,做到控制不漏项;学生自主管理即通过学生会、学生社团、学生智囊团等组织实现学生日常事务自主管理,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管理成效。日清双轨制确保学校所有的人均有管理职能,实现了“人人有岗位,人人有责任,事事有人管,人人都管事,管事凭效果,管事凭考核,问题要纠偏,结果要兑现”的全程全员责任管理目标,极大提高了管理效率,使学校处于不断向上的良性循环之中。
为了使扁平化管理锦上添花,更好地增进全校师生的主人翁意识,学校又推进了“项目负责制”。即将学校日常工作以项目形式呈现,鼓励干部师生根据各发展中心和自身的专长进行项目申报,并负责酝酿组织实施,让广大干部师生成为学校管理工作的参与者、支持者、评价者。如语文组、英语组、艺体组、九年级师生发展中心分别申报并承办了学校诗文吟诵节、英语节、艺术节、体育节、九年级毕业课程等活动,让普通老师,真正品尝到了当家作主的感觉,受到了广泛的好评。
此外,学校还以“人人是主人”、“师师班主任、生生班干部”为目标,实现全程全员责任管理,形成了学校领导抓大事搞协调,中层干部上一线抓项目,班级、教研组齐心争一流抢着干的新格局。学校还推行了一些非正式评价项目,如每周推出一位周明星老师、明星学生,不仅提升了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也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到本领。
让生命在课程的润泽下成长
-- “课程整合”项目实施的实践与探索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初级中学校长李素香
课程是学生成长的桥梁,有怎样的课程就能培养怎样的人才。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三级课程是一个相互融合、动态组合、相互促进的完整体系,国家课程着眼于国家对人才的的基础性要求,地方课程着眼于人才对地方政经文化特色的适应性,学校课程则关注在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统一规范下的人的发展的多样性。对于一所学校来说,要发展得好,必须依据实际情况对三级课程进行适当的整合,要着眼于学生的基础学历、发展性学历和创造性学历,在保证课程基础性与系统性的前提下,通过对课程的改造、创生、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基于上述认识,我校开始探索课程整合之路,本着“以学生发展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