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人音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快乐的音乐会》教学设计2.doc

格式:doc   大小:27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人音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快乐的音乐会》教学设计2.doc

上传人:jiquhe72 2018/7/23 文件大小:2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人音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快乐的音乐会》教学设计2.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教学内容:人民音乐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二年级第三册第七课(小小音乐家)——《快乐的音乐会》
教学目标:
能用欢快的声音,完整准确的演唱歌曲。
能了解歌中小胡琴、小喇叭、小铜鼓的声音及演奏姿势。
能通过自己对其它乐器的认识,大胆的为歌曲创作歌词,提高孩子的创编能力。
能通过展示自己创作的作品,提高孩子的表演能力及自信心。
教材分析:
《快乐的音乐会》是一首具有民歌风格的儿童歌曲。歌曲为2/4拍,一段体的分节歌。歌曲词曲结合紧凑,级进、流畅的旋律不时的插入八分休止符、四分休止符,使得旋律收放有度,极尽得意地炫耀了小乐手吹、拉、弹、唱的技巧。风趣的道白加入使歌曲略有停顿,引出第三句转句,一个小小的低回。噢,原来是吸引了小动物“听众”跟着高兴地蹦跳,音乐会也因此获得了成功。歌曲活泼欢快,耐人回味。是一首让学生喜爱的儿童歌曲。
教学重点:
孩子能用欢快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1、准确掌握歌中节奏:
︹︹︹
2/4 2 3 5 6 |3 5 3 2 | 1 1 0 2 | 1 0 |
嗞扭扭嗞扭扭扭得儿喂。

2/4 2 2 2 3 |5 5 | 6 5 3 2 3 | 5 0 |
跳呀蹦呀跳呀蹦呀得儿喂。
2、创编歌词
教学方法:教唱法听唱法比较法创设情境法等
课型:以唱歌为主的综合课
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们,大家喜欢唱歌跳舞吗?那你们一定会喜欢参加音乐会的,我们一起在这里开一个快乐的音乐会好吗?老师来当节目主持人好不好呢?让我们准备开始吧!
小朋友们大家好!这儿是《快乐的音乐会》的现场,我是这次节目的主持人,首先对各位小朋友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在今天的音乐会上,大家不仅是观众,同时也是演员,我相信大家无论是唱歌还是跳舞都是最棒的,大家有信心吗?
二、感受歌曲
1、感受歌曲情绪
师:首先请听歌曲《快乐的音乐会》,然后大家来说说,听完这首歌曲后你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课件出示音乐范唱。
学生回答。
老师总结:小朋友们回答的很常好,这首歌曲欢快、活泼,所以大家听后觉得心情格外高兴和快乐。
2、感受歌曲的拍子
师:接下来请大家表演,伸出自己身体上的打击乐器——手,轻轻地拍一拍,为歌曲伴奏吧!
(多媒体播放歌曲范唱,老师带领同学拍击四二拍的节拍,让学生感受歌曲的强弱规律。)
师:大家表演的真好,掌声鼓励!
3、感受歌曲内容
师:接下来是问答时间,大家听一听有哪些乐器参加了音乐会?这些乐器是怎样“歌唱”的?请先听歌曲。
(多媒体播放歌曲范唱)
(学生回答时,课件及时展示相应的乐器图片和声音,然后让他模仿这些乐器的演奏姿势,最后学生集体模仿。)
师:大家回答的真棒,模仿的也非常形象,真像一个小演奏家。哪位同学听出来有什么动物参加了音乐会?
生:小狗小猫
教师范唱歌曲
师:老师也忍不住一展歌喉了,请看老师的表演。
(师随伴奏音乐表演唱,同时课件出示歌谱,学生熟悉歌词。)
师:小狗和小猫听了小胡琴、小喇叭和小铜鼓的歌声后有什么表现?
(引导学生说出小狗和小猫从“竖起耳朵”听到跟着歌唱,最后“蹦呀跳呀”被音乐逐步吸引至参与的过程。)
师:音乐的魅力真大呀
学唱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