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文档名称:

西安市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要点.doc

格式:doc   页数:2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西安市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要点.doc

上传人:cdsqbyl 2015/6/30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西安市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要点.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西安市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要点
一、重庆市“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
“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抓住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为目标,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项目带动、创新驱动、产业支撑、板块率先战略,充分发挥区位、人文、科教、产业优势,着力构建特色鲜明的城市空间体系,着力构造现代产业体系,着力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着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着力提升改革开放水平,率先实现全面小康,建设便捷、宜居的幸福家园。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基本要求是:
——坚持率先发展。立足西安综合优势,紧紧抓住发展第一要务,积极做大经济总量,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良好势头,尽快缩小和其他发达城市的差距。坚持发展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率先在转变发展模式、完善体制机制、突破资源瓶颈、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实现突破,努力在区域发展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坚持和谐发展。把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放在富民、惠民和安民上,着力促进城乡区域发展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改革发展稳定相协调,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相协调,使全市人民共享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成果,进一步增强市民幸福感和满意度。
——坚持创新发展。充分发挥西安在科技教育、区位优势等资源禀赋,利用国家赋予我市先行先试的机遇,加大统筹科技资源改革力度,进一步提高科教资源对经济的贡献度,创造性的发展口岸经济和生产性服务业,打造内陆开发开放高地。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坚持绿色发展。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举措,把节能减排和低碳发展上升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减轻快速发展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加大绿色投资,倡导绿色消费,促进绿色增长,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确保西安在更长时间内保持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
——坚持开放发展。把西安的发展融入全球化的发展潮流,在更宽领域、更大范围内配置西安的发展资源,参与全球化的国际合作和竞争。把握当前全球经济发展出现的新趋势,创造良好的吸引外资环境,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努力扩大西安发展腹地。
二、重庆市“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按照与《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和国际化大都市的目标相衔接的要求,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今后五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
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全面推进,大都市的基本框架初步形成。全国内陆开发开放高地建设扎实推进,西安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在国家的战略地位进一步提升;统筹科技资源示范基地建设取得成效,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显著提高,力争建成国家一流创新型城市;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实力进一步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西安在全国产业布局中的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彰显华夏历史文明基地建设加快实施,西安的人文特色得到充分发挥,初步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平台。
——经济实力实现新跨越。到2015年,全市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年均增长13%以上;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超过500亿元,年均增长16%以上。
——经济结构得到新提升。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到2015年非公有制经济占GDP比重达到55%;第三产业比重持续提高,到2015年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达到56%;主导产业不断壮大,到2015年五大主导产业占GDP比重达到53%;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取得突破,到2015年,外贸依存度达到25%以上。
——创新能力实现新突破。建设创新型的国际化大都市,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建设取得明显进展,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到2015年全市R&%。
——生态建设取得新进展。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均下降13%,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10%,%以上,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8%,基本达到国家生态城市标准;城镇污水、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
——民生改善达到新水平。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从业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2年以上;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城市每年新增就业人口10万人左右,%以下;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到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城乡一体化全面推进,城镇化水平达到75%。
二、重庆市“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