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浙江科技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本科培养计划
一、培养目标
通过与浙江省嵌入式系统与软件系统、电子商务、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相关领域的IT企业进行合作,培养具有使用数理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熟练的专业外语运用技能、熟悉IT企业运作模式、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基本理论和知识、精通流行软件开发技术和平台,并能根据不同组织和机构的需求选择相应的技术、用符合国际标准的开发规范实施团队合作项目的软硬件开发、维护、服务的应用型计算机工程师(本科工程型)。
二、培养标准及培养要求
根据毕业生将来的就业领域-嵌入式系统与软件系统、商务政务系统、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和维护服务工作的培养目标要求,将分两个专业方向-嵌入式系统方向(以下称方向1)和信息技术方向(以下称方向2)进行分类培养,毕业生应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1、掌握信息学科必需的数理基础知识和思维方法;
2、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流行的软件开发核心技术和工具使用方法;
3、熟悉IT企业运作方式,具有分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了解信息学科、计算机学科的技术发展动态;
5、具有较强的外语语言运用能力;
6、掌握文献检索的方法和撰写科技论文和研发文档的能力;
7、具有较好的人文社科知识和人文素质,以及较强的团队协作、社会交流能力;
三、知识、能力和素质实现矩阵
要求内容
配套主要课程或教育培养措施
知识要求
具备从事工程设计和推理所需的数理知识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大学物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具备工程技术基础知识
电路原理、模拟与数字电子技术、程序设计基础、专业导论
具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基础知识
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离散数学、计算机组成、数据库系统原理、数据结构、操作系统原理、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
具备从事计算硬件、软件开发与系统管理的核心知识
数字信号处理、嵌入式计算机系统、嵌入式系统开发、Linux系统分析与设计、计算机系统结构、C++程序设计、Web组件开发、基于J2EE企业级开发技术、.NET平台技术、Oracle数据库系统开发、应用集成原理与工具、人机交互基础、多媒体技术、软件测试、计算机系统安全、系统管理与维护
能力要求
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
通过认识实习、金工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实习等阶段递进式的实习,以及创新实践活动和导师指导下的科研活动,逐步提高工程实践能力,提高分析、解决问题和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具备根据需求进行系统分析、设计、实施和维护的能力
通过科研实践、学科竞赛,理解信息系统成功的经验和标准,了解国际标准的开发规范,具备根据企业和社会用户需求设计高效实用的信息技术解决方案以及将该解决方案和用户环境整合的初步能力,掌握信息收集方法并能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系统分析、总体和详细设计、编码实现、测试与维护的能力。
具备团队合作和交流沟通的能力
通过参加工程实践、科技竞赛、科研项目、志愿者活动、学会社团活动、社会实习等锻炼和培养学生团队交流合作及组织管理能力,熟练运用外语、计算机、网络等必要的交流工具,培养对人宽容、为人谦恭、真诚信义的特性,掌握自我表达的意识和技巧,提高自我管理和艺术欣赏的能力。
具备系统思维、整体决策、终生学习的能力
通过对软件项目管理与案例分析和企业课程(电子商务理论及实践,信息技术服务管理及实践等)的实施,独立思考,快速解决问题,具备系统思维、整体决策的能力。
具备创新能力
通过哲学类课程和学科竞赛,帮助学生理解创新精神培养的普遍性、层次性、活动性、激励性,树立远大理想,激发对科学文化知识的浓厚兴趣,树立创新的信心,掌握创新的方法。
素质要求
生理素质
通过体育、军训环节以及多种多样的社团活动,培养学生强健的体魄,具有忍耐力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心理素质
通过科研实践、学科竞赛等环节,培养学生具有良好心理素质,具有敬业精神与责任心,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及科学文化素质等。
四、主干学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五、专业核心课程
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专业导论、离散数学、模拟与数字电子技术、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操作系统原理、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系统原理、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软件工程
六、主要实践环节
认识实习、科研实践、课程实验、课程设计、技术实习或岗前培训、毕业设计(论文)
七、学制、学位及毕业学分要求
1、学制: 实行弹性学制,本科基本学制一般为4年,可提前1年毕业,最长不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