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对数学新课程标准的五点感受.doc

格式:doc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对数学新课程标准的五点感受.doc

上传人:sdhdjhty 2015/6/30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对数学新课程标准的五点感受.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对数学新课程标准的五点感受
新一轮的数学课程改革正在神州大地如火如荼地全面铺开,这给我们的教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面对新的课程改革,不光需要有改革意识的数学教师认真研读,接受各种教师培训,从而体会新课程标准体系中所包含的思想,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但教师最重要的是根据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改变自身的教学行为。我的一些体会如下:
一、从注重智力的发展转向关注学生的能力的发展
回顾前些年数学教学所走过的路,让学生掌握牢固的数学体系和知识,从而最大限度的发展学生的智力。当代数学教学应着力于学生整体能力水平的提高,其最大的特点不是一味的把书本上知识教给学生,而是通过书本上知识、技能的传授,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能力。传统数学教学中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和智力的发展。数学新课程改革要求数学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数学教师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协作的能力。另外还要求让每个学生拥有健康良好的情感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实现全体学生的发展,以及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
二、让学生主体地位在教学行为中得以充分体现
曾记得叶圣陶说过,他并不称赞某老师讲课时有怎样的最高艺术,“最要紧的是看学生,而不是光看老师讲课。”一堂数学课究竟怎么上?传统数学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宰,教师领着学生去学。长此以往,学生****惯了被动地去学****成为思维上懒惰者。显然,这种以教师
“讲”为中心的数学教学,没有充分发挥学生学****的主观性和能动性,是不利学生的潜能开发和身心发展的。例如小学数学“十几减几(退位减)”教学中,教师过多讲解、分析和说明解答这种类型题目的解题方法,反而适得其反,学生有可能给教师说“糊”了。我们可以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我们就会发现学生不但能够创造性的解决这样的问题,而且有多种方法,再通过分析、比较,让学生掌握一种常规的解题方法。用现代教育思想来看,不仅要看教师教得如何好,而且要看学生学的怎么样。而且要从学生如何学这个出发点上来看教师怎样实施教学行为。
三、重视学生的学****过程,努力培养学生多种思维方法
重学生学****的结果轻视学****过程,这是传统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弊端。教师在传统教学中,只重视知识的结论正确与否,缺少对学生的学****全过程的发掘,导致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的匮乏,同时有意无意压缩了学生对新知识学****的思维过程,而让学生去重点背诵“标准答案”。只注重结果的做法导致学生学****知识的一知半解,似懂非懂,很明显降低了学生学****数学的质量。有的教师喜欢直接告诉学生结论,并要求学生马上应用这种结论,再去解答各种变式题,出现严重“消化不良”,加重了学生学****负担。
重视学生学****的过程就是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把重点放在揭示各个知识形成的方法,展示学****新知识的思维过程,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
——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真理,掌握规律。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展多种思维方法和多样的有了多个模式学****方式。学生既增长了知识,又发展了思维能力。
四、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评价学生的几个注意点
让学生全面发展,并不是让每个学生,及其每个方面都要按统一规格平均发展。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每个学生学****有价值、必要的数学,以及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备课用一种模式,上课用一种方法,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