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梅里斯达斡尔族区民族小学音乐教学现状调查.doc

格式:doc   大小:52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梅里斯达斡尔族区民族小学音乐教学现状调查.doc

上传人:小博士 2018/7/26 文件大小:5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梅里斯达斡尔族区民族小学音乐教学现状调查.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梅里斯达斡尔族区民族小学音乐教学现状调查----小学音乐教学论文
-->一、梅里斯达斡尔族区概况
(一)自然情况
梅里斯达斡尔族区位于我国黑龙江省的西部,其东侧与齐齐哈尔市相邻,南侧与富拉尔基区相接,西邻龙江县,北邻甘南县。梅里斯是达斡尔语“梅斯勒”的讹称,意有“冰的”意思。地处松嫩平原西部,嫩江中游西岸,地势低平,土壤肥沃。全区的总面积为 2078 平方公里,海拔 200-250 米,全年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一年的平均气温为 摄氏度,降水量为 415 毫米,全年无霜期为136 天,日照时数为 小时。梅里斯达斡尔民族区成立于 1952 年,而正式被国务院品准为市辖民族区则是在 1988 年。它是我国唯一的市辖达斡尔族区。全区共辖 1 个街道、4 个镇(其中 1 民族镇)、2 个乡(其中 1 个民族乡)、1 个农场,总人口 万人,%是达斡尔族,约 万人,占全国达斡尔族总人口的 1/10,此外,这里还世居着满、回、蒙古、朝鲜等民族少数民族,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
.........
(二)民风民俗
梅里斯达斡尔族区有 13 个达斡尔族村,其中集生态环境,民族风情,现代文明,旅游观光于一体的哈拉新村号称中国达斡尔族第一村。哈拉新村占地 60公顷,村民 70%是达斡尔族。公共设施有小学、传统民居、文化展览馆、饭店、文体广场、商场、卫生所;配套工程有环村道路、程控、有线电视等;有千亩渔场、万亩草原,是柳蒿芽、韭菜花等天然绿色食品生产基地,“2004 年被评为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①达斡尔人的衣食住行与民风民俗都体现着独有民族特色。如达斡尔人世袭“远耕近牧”的农作方式、喜好放鹰(达斡尔语“首瓦塔勒贝”)、冬天集体凿冰捕鱼(达斡尔语“阿勒额”)、穿着兽皮缝制的衣服以抵御寒冷。饮食方面,达斡尔人主食吃稷子米饭与荞面条(达斡尔语“达勒巴达”),尤其是用酸奶泡稷子米或黏米,他们特别爱吃。柳蒿芽(达斡尔语“库木勒”)是达斡尔人喜食的一种野菜,具有清火解毒,开胃健脾的功效,柳蒿芽炖鲶鱼在当地是招待客人和朋友的一道特色佳肴。
......
二、达斡尔族音乐在民族小学的教学现状
(一)学生情况
笔者选择了梅里斯镇的 Y 小学(雅尔塞镇所属)和 H 小学(梅里斯达斡尔族区直属)的全体五六年级学生进行两次问卷调查,共计 336 份,回收了 335 份,其中第一次 169 份,第二次 166 份。在接下来的问卷结果分析中,笔者将两所学校的情况进行对比,而不是合并分析。因为两所学校并不可能完全相同、教学情况反映的都是各自存在的问题,或相同、或相异,需要细化分析。

.......
(二)教师情况
师资问题是梅里斯达斡尔族区音乐教育的主要问题,在与相关人士的访谈中了解到,全区只有 6 个乡镇的中心校有音乐教师,中心校即是每个乡所在地区的中心小学,一般都配备音乐、美术教师,其他小学则没有音乐、美术教师。在访谈民教股 H 股长时他说“现在教师的情况太糟糕了,从 2000 年到现在基本没进过老师,这十多年了,估计得有断层,再过个五六年,大批老师退休,到那时候老师青黄不接。随着 2000 年之后,中师、中专毕业生基本就没有了,像咱们黑龙江来说,中师、中专基本都撤了。所以像生源,以后得相当困难了。”,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