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合作学习教学实践心得
对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实践的心得体会
对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实践的心得体会
第一小学杨艳芳
我们学校课改已有一段时间了,我上课时而感觉良好,时而感觉很累;我分析了原因:小组合作效率不高。那么如何使我们小组合作学习更有效呢?我有如下两方面的思考:
学生要分组合作,这个组内部得有组长、记录员和组员。在组内有合理的分工,组长负责组内的分配与组织工作,记录员负责记录经过合作学习得到的知识,而组员是在组长的组织下进行讨论与研究的人,在组内各司其职才能有序地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否则,小组合作学习也不过是一盘散沙,合作的效率也不高。上课有时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我一布置任务就开始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新知,导致了整个课堂上,很多学生不知道怎么去学习,都你看着我,我看着你,结果还是我一言堂教下来的,我的小组合作学习没有达到相应的目的,那堂课把我累坏了。后来我通过查资料,课上做了改进,给学生明确分工然后让他们参与活动,这样的课堂有了收获,我也很轻松。所以我总结,在小组合作的时候一定要有明确的分工,让各组员协调合作,才能取到较好的效果。
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有效性。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主要是通过讨论、争辩、表达、倾听及参与实践等形式来展开的。而开展合作学习之初,由于学生合作学习的知识、能力、意识等都是有限的,开展有成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有一定难度,所以,为了提高合作的有效性,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逐步培养,尤其重视合作技能的培养。,
(1)学会倾听
在小组讨论过程中,要求有人先说,其他人必须认真听并且不能打断别人的发言,要能听出别人发言的重点,对别人的发言做出判断,有自己的补充或独到见解,在这样要求下训练,学生不但养成了专心听的习惯,而且培养了学生相互尊重的品质。这种品质的功能也能延续到学生的一生发展。
(2)学会讨论
合作学习中,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通过共同讨论、相互启发,从而达到合作的目的。为了提高讨论的质量,教师要教给学生讨论的方法:各组由一人汇报自学或独立思考的内容,其它成员必须认真听,并且有自己的补充和见解,最后,还应将各自遇到的问题提供给全组成员讨论,对达成共识和未能解决的问题分别归纳整理,准备发言。
(3)学会表达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的友好交流和自我表达都离不开语言的表述,为了达到训练目标,首先教师要提供讨论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敢说、会说,培养学生善于倾听、思考、判断、选择和补充别人意见的好习惯。其次要求小组成员人人都说,而且要能大胆完整地说,要鼓励礼貌用语。如对某一问题有不同看法时,起来补充或纠正时可以这样说:“我对第X小组XXX同学的意见有补充或有不同看法。”
听、说技能是合作学习的基本技能,它是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讨论和探索形成的。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相互帮助,相互启发,实现了学习互补,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发展。
由于学生认知水平有限、个性倾向不一,因此,有时虽然把他们分配到同一小组内,并且对他们每个成员进行了明确分工,也并不意味着他们之间的合作能够顺利进行。或许总有那么几个比较“个别”的同学,他们非但不积极参与合作,反倒积极地拒绝别人与他们合作。部分学生不能很好地与别人交流,胆怯、羞涩或以旁观者的身份自居,使学习合作流于形式,达不到应有的效果。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者与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