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文档名称:

2.3高中地理必修三(A).ppt

格式:ppt   页数:1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3高中地理必修三(A).ppt

上传人:zhangbing32159 2015/7/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3高中地理必修三(A).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地理
人民教育
必修3
问题研究为什么停止开发”北大荒”
三江平原在历史上曾被称为北大荒。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国家对三江平原进行大规模的开垦,使三江平原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但是现在国家已决定停止开发三江平原的荒地,并建立自然保护区,这是为什么呢?
【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三江平原的开发概况
2、学会读图分析三江平原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
3、学会分析三江平原从北大荒到北大仓的优势条件和需要改造的条件
4、理解记忆湿地的生态环境效益,认识保护湿地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析图,学会使用地图分析三江平原的位置及自然条件,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合作探究的学****活动,学会运用对比和归纳的方法获取知识,同时培养学生合作学****和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案例教学,认识保护湿地的重要性,使学生学会区域环境问题的分析方法,逐步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北大荒”通常指—三江平原,位于中国的东北部,西起小兴安岭,东达乌苏里江,北到黑龙江,南抵兴凯湖,在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汇流处,由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共同冲积形成的。
北大荒的地理位置
资料1 三江平原的自然特点
三江平原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是由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冲积形成的低平原,面积10多万平方千米。三江平原处于中温带,夏季温暖,冬季寒冷漫长;地势低平,土质黏重,河网密集,地下水位高;夏秋多雨,排水不畅。在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这里形成了大面积集中连片的沼泽,面积达110多万公顷,此外还有季节性积水的沼泽化土地130多万公顷。
资料2 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三江平原地势平坦,土地集中,人口稀少。与我国广大农耕地区相比,三江平原的开发历史较晚,到1949年只有耕地40万公顷。随着我国人口和粮食需求的不断增长,国家决定大规模开垦北大荒,并相继在三江平原建立了一大批国营农场。经过几十年的开垦,三江平原的耕地面积达到370万公顷,成为我国现代化程度最高、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北大荒变成了我国的北大仓。现在,三江平原还有宜农荒地110万公顷。
【合作探究】
结合上述材料,思考下列问题
1、根据资料1分析,哪些自然原因使三江平原沼泽广泛分布?
2、根据资料2分析,与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等地区相比,三江平原作为商品粮基地有哪些优势条件?
3、结合上述资料分析,在三江平原开垦需要重点改造哪一种自然条件?为什么?
【参考答案】
1、(1)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微弱。
(2)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3)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
(4)土质粘重,且有冻土层分布,地表水不易下渗。
2、自然条件: 平原面积广大,
黑土肥沃
宜农土地资源多。
社会经济方面: 地广人稀,人均耕地多,粮食商品率高
耕地集中连片,便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工业基础雄厚,为农业提供机械;
开发时间晚
国家政策
3、重点改造水分条件。因为这里地势低平,土质黏重,河网密集,地下水位高,夏秋多雨,排水不畅,所以开垦三江平原首先应考虑排水。
三江平原有我国面积最大的沼泽,同时还有宜农荒地110多万公顷,而且在前期的大规模开发中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现在国家为什么要停止开发“北大荒”呢?
思考
资料3 湿地的生态环境效益
湿地是全球重要的生态系统,被称为陆地上的天然蓄水库,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节径流、蓄洪防旱、降解污染物、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湿地以其巨大的环境调节功能和生态效益,被誉为地球之肾。世界上把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三大生态系统。湿地包括沼泽、河湖、沿海滩涂等。三江平原是我国重要的湿地集中分布区之一。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1、湿地具有哪些生态环境效益?三江平原湿地变良田后,对环境可能产生什么影响?
2、现在我国停止了对三江平原的开发,切实保护了湿地。我们应该怎样理解国家对三江平原开发政策的变化?
3、洞庭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位于湖南省境内。通过类比,说明洞庭湖地区为什么从“围湖造田”到“退田还湖”?
【合作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