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课堂时间如何把握?
最近是怎么啦?从上两个星期开始,发现每节课都不能把内容讲完。都是在我兴致勃勃地讲到一大半内容时,下课铃声就响了,只好留着本来这节课该完成的内容到下节课再讲。为了防止恶性循环的拖课,上周我特意调了一节课来缓冲下课程进度,即在初一三个班统一用一节课来讲上一节课留下的内容。今天是周一,新的一周,可以讲新的内容。上午上课前,我看了一下今天要上的新课——第六课《春秋战国的纷争》,这课内容不算很多,主要讲两个方面的内容: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我的教学设计是这样的:
首先以“烽火戏诸侯”的故事来复习西周灭亡的原因,顺着导入新课——东周的建立。
讲授新课:一、东周:(1)春秋: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
                                   (2)战国: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
注:在这部分主要讲清东周的由来,东周分成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及“春秋”和“战国”名字的由来。
                二、春秋争霸:1、争霸背景:周王室衰微(ppt展示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周王室的势力对比,提问学生)
                                        2、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快速找出)
                                            (1)齐桓公首霸中原:(提问:在众多诸侯中齐桓公为什么能首霸中原?)
                                               注:分析齐国的自然地理条件、管仲改革,“尊王攘夷”口号和召集诸侯会盟。中间跟学生讲了两个成语故事“老马识途”和“管鲍之交”。
                                             (2)晋文公称霸:(提问:晋文公是怎样使得国家迅速变强大的?)
                                              注:讲解晋文公整顿内政,发展生产和训练军队,城濮大战,讲“退避三舍”的成语故事。
问题:请学生比较一下齐国和晋国强大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3)楚庄王称霸:
                                                 注:由上面讲到的晋楚的城濮大战带出楚庄王称霸,讲述“一鸣惊人”的故事。
                                              (4)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称霸
                                          注:这个内容概讲,不过中间讲述“卧薪尝胆”成语故事和提下古代美女西施。
                                              (5)争霸战争的影响
               三、战国七雄:1、战国七雄的七个国家:齐楚秦燕赵魏韩
                                        2、著名兼并战争:桂陵之战——“围魏救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