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四年级语文教学案例《长城》
随州市曾都区府河高小李忠武
教案背景
: □小学 2学科: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
:第二课时
:
一组:阅览室图书查阅《长城》的资料
二组:可利用图片、挂图、课件等展示长城。
三组:网络搜集整理网络文本
四组:查阅有关长城的历史,积累一些有关描写长城的词语。
教学目标
教养方面:
:
通过学生对长城各建筑时间、历史价值、现在价值等方面知识的了解,特别是对长城在近代、现代作用的了解,使学生知道我国有举世闻名的长城,作为一个中国人是值得骄傲的、自豪的。古代劳动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力为我们留下这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我们应当珍惜保护。2008的奥运会将在中国召开,我们一定要把祖国的历史文化展现给全世界的游客,让他们了解中国的文化与历史,都能爱护、保护世界文化遗产。
:
通过引导学生搜集有关长城历史、用途、传说等方面的资料并进行资料的合理整理,培养学生的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通过让学生观察长城在我国的分布情况,培养学生的读图和识图的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对长城的历史、传说等各方面知识的探讨,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
通过引导学生对网站《长城》相关知识的了解,使学生知道长城是举世瞩目的历史宏伟建筑奇迹,体现了我国古代工程技术的成就。
通过演示中国长城的分布课件,使学生了解到万里长城的实际长度情况,并与课本实际进行对比了解其中原因。
通过了解长城的历史和现代长城景观,使学生认识到长城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现在的作用
教材分析
选择长城作为本课教学内容是因为它不仅仅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中国人钢铁般的脊梁,它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知识。长城是世界著名的建筑,引导学生认识、了解关于长城的知识,对加强他们的爱国情感是十分必要。
(1)知识方面:四年级第一学期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关注伟大祖国的地理面貌。这一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我国的历史、地理知识基础上进行的。
(2)能力方面:四年级的孩子们经过社会课学习,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和能力。通过对以前知识的学习,孩子们已经具备了初步的看图、读图能力,能够针对教学中的某一问题进行交流、讨论、探究获取知识。能够进行积极的小组合作学习,具有一定的知识分析能力。
(3)信息技术方面:由于我校地处乡镇,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狭小,但是孩子们对电脑的兴趣却是十分浓厚的。我校开设了信息技术课,孩子们的家中虽然没有电脑,但在课上的学习已经使他们能够通过电脑查询资料,会上网浏览网页,掌握了基本的电脑操作技术。所以我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了及时的调整,把信息技术作为主要的教学载体并结合自己设计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协同参与,让学生的眼、耳、手在课堂上都能发挥更出色的作用。为我们的孩子提供有效的学习方法、学习方式,使学生能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享受信息技术与知识学习相结合带来的快乐。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主要采取:播放《长城长》MTV,激情导入;网上遨游,了解长城相关知识;创设导游员为国外游客介绍长城,引导学生分组汇报;FLASH动画展示《万里长城永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