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郭沫若诗两首(第二课时).doc

格式:doc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郭沫若诗两首(第二课时).doc

上传人:sftnqws018 2015/7/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郭沫若诗两首(第二课时).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郭沫若诗两首(第二课时)
学****目标
①领悟诗情,理解诗意。学****理解诗歌的节奏和押韵常识。
②学****理解联想和想像在诗中的作用。
③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的能力。激发学生诗情,鼓励学生写诗。
重点难点
①领悟诗情,理解诗意。②学****理解联想和想象在诗中的作用。
使用说明学法指导
1先认真看课本142―144页,完成自主互助学****部分,准备教师检查。
2通过小组帮扶完成合作探究部分,标好疑点难点,准备展示、讨论。
知识链接民间传说:
鲛人,鱼尾人身,中国古代典籍中记载的鲛人即是西方神话中的人鱼,又名美人鱼。传说鲛人在悲伤哭泣的时候,滚落的眼泪是美丽的珍珠。
珠生于蚌,蚌长于海。每当月明宵静,蚌乃向月张开,以养其球。珠得月华,始及光莹……。唐代诗人李商隐曾以民间传说写出“沧海月明珠有泪”的名句,以珠喻泪,脍炙人口
牛郎织女与七夕节
我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每到农历七月初七,相传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由此演变而来的七夕节
自主学****br/> 《天上的街市》。

合作探究
1、这首诗哪部分是写实,哪部分是想象?写实与想象部分都突出了夜晚的什么特点?
2、请用自己的语言,加上自己的想象和联想,描述作者在第一节中创设的画面?
3、第二节的“天河何处”起什么作用?与第一节有关联吗?
4、下文回答了“天河何处”的问题吗?在这样的月夜,作者想到了什么?
5、作者为什么写“对月流珠”呢?你能结合诗的意境,发挥你的想象,探究出诗人所“泣”的内容吗?是喜极而泣,还是伤心落泪?或者是无穷的思念?
6、这首诗的两个小节之间有着什么内在联系?
7、这首诗的结构与《天上的街市》有哪些异同?
8、品味语言:你最喜欢这首诗中哪些词句,为什么?
提示:如“笼罩”、“漏”、“天河何处”、“远远的海雾模糊”等。
反馈练****br/> 《天上的街市》极为相似:都是在________的基础上,转而进入__________的世界,收尾出人意料,让人产生无尽的回味与神往。
⑴节中,诗人用这些意象,描述了静谧的夜景。
“________”的传说,表达了诗人_____的感情。
⑴节中的“漏”字若改成“露”字,好吗?为什么?
,分清节奏,念准重音十分重要。你能否试着给第⑵节诗标注朗读节奏和重音。(节奏用“/”标示,重音用“.”标示。)
拓展延伸
任何两个词语都可以经过四五个递进的联想,建立起联系。
如“木质”和“皮球”是两个意义相距很远的词语,但我们可以通过四步中间的联想,就可以从“木质”联想到“皮球”:
木质――树林,树林――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