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急性心肌梗死的新护理体会.doc

格式:doc   大小:35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急性心肌梗死的新护理体会.doc

上传人:aihuichuanran1314 2018/7/27 文件大小:3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急性心肌梗死的新护理体会.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急性心肌梗死的新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分析总结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的护理体会,以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者的护理水平。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1年3月1日至2011年5月31日我科收治的40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对其临床资料回顾和分析。结果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心前区疼痛,持续时间30分钟以上,起病时间在3小时到3天,经过药物治疗和重症护理指导后,39例患者均有心前区疼痛减轻,其中1例救治2天后无效死亡,8例患者最终出现心脏功能不同程度损害,2例肝功能损害,1例消化道出血,其余症状均明显改善。结论如果在发病早期得到及时处理,就可以减少梗塞范围和并发症的发生,这是降低ami死亡率的关键。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对ami患者密切观察病情,积极抢救,有效护理是救治成功的关键,每一环节都是不容忽视的。
关键词:u重症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11-0036-02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指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以致相应心肌发生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血,引起部分心肌缺血性坏死。ami为内科常见急症,起病急骤,变化迅速,常并发心衰、休克与心律失常,是心脏猝死的主要原因。
1资料与指标
一般资料
选择了2011年3月1日至 2011年5月31日的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40例住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40例均符合who的诊断标准。其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在34~75岁之间,。其中,34岁~48岁男性15例;48~68岁男性8例,女性7例;68~75岁女性10例。前壁梗死15例,下壁梗死5例,后下壁梗死3例,侧壁梗死6例,前壁并侧壁梗死6例,其他部位梗死5例。
观察指标
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心电监护的心率和心律,吸入氧气的时间,24小时的饮食, 计量排泄物, 患者心理变化, 卧床时间,健康的药物食物指导等教育, 患者的配合程度。
2观察护理方案
基础护理
急性期要绝对卧床休息,一般要2~4周,使患者有安静舒适的环境,患者的生活要有专人负责,给患者做好基础护理,例如给患者洗脚,剪指甲,给患者做口腔护理,喂饭,喂药到口,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响应国家最新的优质护理服务理念。这样休息可减少全身肌肉活动,降低氧的消耗,减少静脉血的回流,减慢心率,从而使心脏负担减轻,减少冠状动脉血流量。
增加心肌缺血区氧的供给
一般采用高流量氧气吸入,同时在湿化瓶内加入乙醇有去泡沫作用,可防止肺水肿的发生。比以前单纯吸氧好。促进冠状动脉的侧支循环以及溶栓等。对心肌梗死患者也有良好解痛作用。同时可解除呼吸困难。减轻心脏负担,缩小梗死范围。
进行心电监护
心律失常是心肌梗死的常见并发症,也是早期致死的主要原因,常常发生于24h之内,室性心律失常最多见。u护士经过专业培训,有ccu上岗证,比以前更加专业,更加技能娴熟。能熟悉患者心电图变化及正确识别各种心律失常图形。对患者采用心电监护仪连续监护过程中,有高度的警觉性和敏锐感,及时发现心律、心率的变化。
心律失常
一经发现心肌梗死患者有室早产生,立即协助医生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应用利多卡因50mg静脉注射,也可用10%葡萄糖500ml加利多卡因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