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常见围岩蚀变 
 
热液蚀变:在热液成矿作用下,近矿围岩与热液发生反应,而产生的一系列旧物质为新物质所替代的交代作用。围岩蚀变可产生在矿石沉淀之前、同时或之后,其结果使得围岩的化学成分、矿物成分以及结构、构造等均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改变,甚至面目全非。决定蚀变围岩的类型和蚀变作用强度的因素有:①围岩的性质,包括围岩的化学成分、矿物成分、粒度、物理状态(如是否受力破碎)、渗透性等;②热液的性质,包括热液的化学成分、浓度、pH、Eh、温度和压力条件,以及它们在热液作用过程中的变化。 
表1  主要围岩蚀变类型与矿化种类的关系 
围岩蚀变类型 常伴生的相关矿种 
矽卡岩化 钨、锡、钼、铁、铜、铅-锌、硅灰石、透辉石等 
云英岩化 钨、锡、钼、铋、铌、钽、铍、锂等 
绢云母化 金、铜、铅、锌、钼、铋、萤石、红柱石、刚玉等 
绿泥石化 铜、铅、锌、金、银、锡、黄铁矿等 青盘岩化 铜、钼、铅、锌、金、银、黄铁矿等 粘土(泥)化 
金、银、铜、铅、锌、高岭土、叶腊石等 
硅化 铜、钼、铅、锌、金、银、汞、锑、黄铁矿、明矾石、重晶石等 
钾长石化 铌、钽、铍、锂、钨、锡、钼及稀土元素等 
钠长石化 
铌、钽、铍、稀土元素及钨、锡、金、铁、铜、磷、黄铁矿等 
 
 
夕卡岩主要是由石榴子石(钙铝石榴子石-铁铝石榴子石)、辉石(透辉石-钙铁辉石)及其他一些钙、铁、镁的铝硅酸盐矿物所组成的岩石。它主要产生在中酸性侵入体与碳酸盐类岩石的接触带或其附近,在中等深度条件下,经气水热液的高温交代作用形成的。 
在矽卡岩中常有一些含挥发份的矿物,如方柱石、萤石、斧石、电气石等,以及
如绿泥石、石英及钙、铁、镁的碳酸盐等热液矿物,金属矿物则以磁铁矿、白钨矿、锡石、黄铁矿及铜、铅、锌的硫化物等为主。与夕卡岩有关的矿产主要有:钨、锡、钼、铁、铜、铅-锌等。 (1) 矿物组成 
矽卡岩矿物主要有钙,铁,镁的硅酸盐矿物。从矿物族来看,主要有石榴子石族,辉石族,硅灰石族和蔷薇灰石族等。而这些矿物中,石榴子石和辉石最为常见和重要,它们常可以单独组成矽卡岩,其中以石榴子石矽卡岩最为常见,其次是透辉石矽卡岩,钙铁辉石矽卡岩以及石榴子石-透辉石矽卡岩等。在矽卡岩中常见一些含挥发分的矿物,如方柱石、萤石、斧石、电气石等。此外,还常发育典型的热液阶段形成的矿物,如绿泥石,石英,萤石,含钙铁镁的碳酸盐类矿物,以及硫酸盐矿物(如硬石膏)等。 
由于矽卡岩矿床是在成矿流体对碳酸盐围岩交代蚀变的,因此许多金属的氧化物,含氧盐和硫化物也包括在其中,主要有:磁铁矿,赤铁矿。镜铁矿白钨矿,锡石,磁黄铁矿,黄铁矿,毒砂,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辉钼矿。 简单矽卡岩 
(2) 简单矽卡岩矿物成分较为简单,主要为无水的岛状和单链状硅酸盐,他们常组成矽卡岩的主体,为主要的特征矿物岩。 
     石榴子石矽卡岩:矿物成分是钙铝石榴子石Ca3Al2(SiO4)3和钙铁石榴子石Ca3Fe2(SiO4)3的类质同像系列组成的。一般来说,内矽卡岩对为钙铝石榴子石,外矽卡岩多为钙铁石榴子石。多数是半自形粒状,环带状结构。在成矿的矽卡岩中,石榴子石矽卡岩常呈大小不同的不规则脉状交代体。 
     透辉石和钙铁辉石矽卡岩:单独的透辉石矽卡岩较为常见,特别当围岩是拜云质灰岩或白云岩时,更为常见。颜色多为浅绿,深绿,褐绿色居多,柱粒状结构。而单独由钙铁辉石矽卡岩组成的矽卡岩较少见,但也有存在。 
     硅灰石矽卡岩:通常为白色,有时呈丝绢状光泽,分布范围一般比较小,局部地方出现。 
     符山石矽卡岩:符山石是含水的岛状硅酸盐Ca10(Mg,Fe)2Al4(Si2O7)[SiO4]5(OH,F)4   为晚期矽卡岩。在与钨锡矿有关的改造型花岗岩接触带中常出现符山石。符山石矽卡岩常在中泥盆世泥灰岩中发育,为黄绿,褐绿以及灰绿色,呈放射状,柱状集合体。      黑柱石矽卡岩:主要产与铁,铜等矿床有关的矽卡岩中,其有关的围岩主要为火山沉积岩系,在纯的碳酸盐岩中不易发育。黑柱石  CaFe22+Fe3+[Si2O7]O[OH] 
(3)复杂矽卡岩 
   :在超临界的气化-高温热液条件下进行,主要特征是形成各种钙,镁,铝的岛状,链状,带状和环状等硅酸盐矿物,无游离石英。 
   -硫化物时期:在这一矿化阶段中生成的矿物有绿泥石族,绿帘石族,云母类,长石类,碳酸盐,石英和萤石等矿物,主要形成的是铁,铜硫化物。 (4)含矿矽卡岩 
     矽卡岩成矿几率相当高,与其有关的矿种有:钨、锡、钼、铁、铜、铅-锌等 
1. 磁铁矿矽卡岩矿床:主要发生在晚期矽卡岩阶段,常可见到磁铁矿交代石榴子
石,透辉石等早期矽卡岩矿物的现象或与阳起石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