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三国演义》与历史演义小说.ppt

格式:ppt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三国演义》与历史演义小说.ppt

上传人:beny00001 2015/7/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三国演义》与历史演义小说.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二章 《三国演义》与历史演义小说
第一节《三国志演义》的成书、作者与版本

第二节《三国志演义》的思想内容

第三节《三国志演义》的艺术成就

第四节《三国志演义》的影响和其他历史演义小说
第一节 《三国志演义》的成书、作者与版本
一、《三国志演义》的成书过程
《三国志演义》属于世代累积型小说,它的成型有一段漫长的历史过程,主要经过了史书记载、艺人讲唱和作家加工等三个阶段,是史书与讲史相结合、民间智慧结晶和作家艺术天才相结合的产物。
1、陈寿的《三国志》和裴松之的注。
刘义庆《世说新语》
2、至迟在晚唐时期,三国故事已在民间广泛流传。
宋代说话的“讲史”,已有专门演说三国故事的,称为“说三分”。
专家霍四究。
形成了“尊刘贬曹”的思想倾向。
元杂剧中见于著录的三国戏就有四十余种。
3、元英宗至治年间刊印的《全相三国志平话》和内容大致相同的《三分事略》,已粗具规模。
4、元、明之际,罗贯中对三国故事进行了艺术再创作,灌注进强烈的时代精神,熔铸进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思想感情,同时又兼顾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创造出了――《三国志通俗演义》。
二、《三国志演义》的作者
关于作者罗贯中的生平事迹,现存材料很少,有些资料的可信度也令人怀疑。
籍贯三说:太原(今山西太原) ,一说是东原(今山东东平), 一说是钱塘(今浙江杭州)。
他一生著述颇丰,题名罗贯中的作品,有长篇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传》、《三遂平妖传》及杂剧《宋太祖龙虎风云会》等,他还是《水浒传》的编写者之一。
三、《三国志演义》的版本
1、现存《三国志演义》的最早刊本是明嘉靖壬午年刊刻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全书二十四卷,二百四十则,尚未分回,一般称之为“嘉靖本”。
2、至《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本,将二百四十则合并为一百二十回,回目也由单句改为双句,一般称“李评本”,因为此本的评语系叶昼假托李贽所为,又称“伪李评本”。
3、至今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版本,是清朝康熙年间毛纶、毛宗岗父子评改的《三国志演义》,世称“毛本”在“李评本”的基础上,对全书的回目、情节和文字作全面加工润色,艺术水平有较大提高,正统思想大为加强。
四、章回小说
章回小说是我国古典长篇小说的唯一形式,由宋之讲史话本发展而来。讲史不能将一段历史有头有尾地一次或两次讲完,而要连续讲若干次,每讲一次,就等于后来的一回。每次讲说之前,又要用简明的题目揭示此次所讲内容,这就是章回小说回目的起源。元末明初出现了一批章回小说,在民间流传和说书艺人创作基础上,由作家加工改写而成,较讲史有很大发展。明中叶以后,章回小说更加成熟。
特点:
1、以分回标目的形式划分叙事段落。
2、继承“说话”艺术的叙事方式。
3、丰富多彩、富于变化的叙事结构。
4、通俗的语言和缓急有致的叙事节奏。
第二节 《三国志演义》的思想内容
艺术地再现了从184年黄巾起义爆发到280年西晋重新统一的历史进程。
一、对军阀混战的乱世的愤慨,对导致天下大乱的昏君贼臣的痛恨,也表现了对仁君贤臣和由他们缔造的清明世界的向往,对重建正常的封建秩序的渴慕。
二、基本思想倾向是拥刘贬曹。
三、仁政理想
四、《三国志演义》又是一部引人深思的道德悲剧。
五、对“义”的思考
第三节 《三国志演义》的艺术成就
一、虚实结合的艺术构思。
“七实三虚”
尊重历史事实--调动多种艺术手段重塑历史
二、绘声绘色的战争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