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化石吟》教学设计.docx

格式:docx   大小:34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化石吟》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xunlai783 2018/7/29 文件大小:3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化石吟》教学设计.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化石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把握内容,体会感情。
2、理清结构,展开合理联想和想像
3、增强求知欲,培养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教学重点
体会诗歌表达的丰富感情,通过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发挥联想和想像,认识科学的神奇与人类的伟大。
课前准备
教师可利用网络或书籍查阅有关化石的资料,并指导学生搜集有关资料;有条件的地方可组织学生参观相关展览,进一步了解生物进化的过程,为学****本课做准备。
教学设计
一、导读(20)
1、导入:刚才同学们静息时听的这首歌的歌名是——《木鱼石的传说》:“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精美的石头会唱歌。它能给勇敢者以智慧,也能给勤奋者以收获”,精美的石头怎么会唱歌呢?
请同学们观看大屏幕上的一组图片?(播放化石图片)
请同学们告诉我,这是组什么“石头”的图片?(化石)
有诗写道:“逝去万载的世界可会重现,沉睡亿年的石头能否说话?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啊,请向我一一讲述那奇幻的神话。”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倾听化石讲述的神话,一起来研读一首科学抒情诗《化石吟》。(出示课题)(师板书: 化石吟,作者:张锋)
2、分组朗读:
要求:;。
A组读第(1-4)节,B组读(5-7)节;读后互评。师评。
教师明确:
裹藏(cáng ) 躯壳(qiào)
骸(hái)骨葱(cōng)笼幽(yōu)雅
卓(zhuó)越引(jing)颈长吼(hou)
潜( qián )行档( dàng )案猛犸( mă )
3、自读课文。
要求:;
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并找出诗中的语句印证。
赞美:(大自然的神奇;化石的奇幻;人类的伟大;)
这种赞美之情可以从课题中哪个字看出来?(吟)
“吟”是意思?(赞美)
教师明确:“吟”是诗歌体裁的标志之一。我们曾经学过《石灰吟》《游子吟》《暮江吟》这些诗歌都带“吟”作标题,这些诗歌大多是吟咏是眼前所见的相关事物。今天我们学****的《化石吟》是一首生动优美的科学抒情诗,它向我们展示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并赞美了科学的神奇与人类的伟大。(师板书:科学诗赞颂)

4、比较:
说了课题中的“吟”,我们再来看“化石”
化石:
(师读)化石的形成:生物在死后,尸体和泥沙埋在一起,被泥沙紧紧裹住,别的矿物质填充了它的遗体,保留了它的外形甚至内部构造,在特殊情况下,某些生物的尸体竟能完整地保存下来,这就是化石。
(生诵)化石的作用:通过研究化石,科学家可以逐渐认识遥远的生物的形态、结构、类别,可以推测出亿万年来生物的起源、演化、发展的过程,还可以恢复慢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各个阶段地球的生态环境。了解生物的演化并能帮助确定地层的年代。
这是资料介绍的化石的作用,课文中诗人告诉我们化石有什么作用?
生物进化的图画———平凡的真理——生命的信息——珍贵的密码——生命的航船——生命的档案
读一读,诗人对化石的描述与资料对化石的介绍相比,有什么特点。
教师明确:科学诗的特点——丰富的科学知识,形象精炼的语言,飞扬跳跃的思绪。
5、跟读:
这首科学诗节奏鲜明,声调和谐,音乐性强。请同学们跟着录音朗读一遍。注意体会诗的1、2节与第7节构成了什么关系,这样写好在哪里?本诗可分为几层,试概括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