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电火花加工的原理及发展现状
报告的主要内容
电火花加工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电火花加工的分类与发展现状
电火花加工的基本原理
自己的一点心得体会
电火花加工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电火花加工的基本概念:
电火花加工又称放电加工(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简称EDM)。它是在加工过程中,使工具和工件之间不断产生脉冲性的火花放电,靠放电时产生的局部、瞬时的高温将金属蚀除下来。这种利用火花放电产生的腐蚀现象对金属材料进行加工的方法叫电火花加工。
电火花加工的特点:
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具有高熔点、高硬度、高脆性、高粘性、高韧性和高纯度的新型材料不断涌现,同时,零件的结构形状也越来越复杂,这使的采用传统的机械加工方法难以加工甚至无法加工。因此,电火花加工适应了这种要求,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可以加工难以用金属切削方法加工的零件,不受材料硬度影响。
(2)由于工具电极与工件电极不直接接触,没有机械切削力。所以在制作工具电极时不必考虑其受力特性,工具电极可以做的十分微细,能进行微细加工和复杂型面加工。
:
(3)电火花加工是通过脉冲放电来蚀除金属材料的,而脉冲电源的参数随时可调,因此在同一情况下,只需调整电参数即可切换粗、半精、精、超精加工。
(6)线切割加工有厚度极限。
:
(1)电火花加工生产效率低。
(2)被加工的工件只能是导体.
(3)存在电极损耗,这就影响了成型精度。
(4)加工表面有变质层。
(5)加工过程必须在工作液中进行。电火花加工时放电部位必须在工作液中,否则将引起异常放电。
采用成型工具电极进行仿形电火花加工的方法
电火花加工的分类与发展概况:
根据目前电火花设备使用情况来分,可分为3大类:
1电火花成型加工
2电火花线切割加工
3其他类型电火花加工
利用金属线作为电极对工件进行切割的方法
如电火花磨削加工、电火花回转加工、电火花研磨、珩磨
以及金属电火花表面强化、刻字等
电火花加工的基本原理:
电火花加工基于电火花腐蚀原理,是在工具电极与工件电极相互靠近时,极间形成脉冲性火花放电,在电火花通道中产生瞬时高温,使局部金属融化,甚至汽化,从而将金属蚀除下来。这一过程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极间介质的电离、击穿,形成放电通道
放电通道是有大量带正电和负电的粒子以及中型粒子组成,带电粒子高
速运动,相互碰撞,产生大量热能,使通道温度升高,通道中心温度可达到
10000摄氏度以上。由于放电开始阶段通道截面很小,而通道内有高温
热膨胀形成的压力高达几万帕,高温高压的放电通道急速扩展,产生一个
强烈的冲击波向四周传播。在放电的同时还伴随着光效应和声效应,这
就形成了肉眼所能看到的电火花。
(2)电极材料的融化,汽化热膨胀
液体介质被电离、击穿,形成放电通道后,通道间带负电的粒子奔向正极,带正电的粒子奔向负极,粒子间相互撞击,产生大量的热能,使通道瞬间达到很高的温度。通道高温首先使工作液汽化,进而气化,然后高温向四周扩散,使两电极表面的金属材料开始融化直至沸腾气化。气化后的工作液和金属蒸汽瞬间体积猛增,形成了爆炸的特性。所以在观察电火花加工时,可以看到工件与工具电极间有冒烟现象并听到轻微的爆炸声。
(3)电极材料的抛出
正负电极间产生的电火花现象,使放电通道产生高温高压。通
道中心的压力最高,工作液和金属汽化后不断向外膨胀,形成内
外瞬间压力差,高压力处的熔融金属液体和蒸汽被排挤,抛出放
电通道,大部分被抛入到工作液中。加工中看到的桔红色火花
就是被抛出的高温金属熔滴和碎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