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台州市农村工作指导员
工作简报
第 11 期
2012年11月29日
台州市农村工作指导员
领导小组办公室
目录
★村情调研
黄岩区宁溪镇牌门村的基本情况及发展对策
工作纪实
路变
——温岭市新河镇铁场村整治纪实
电影下乡重新起航
民情日记
★心得体会
驻村半年谈体会
——用“三心”打开农指员的工作局面
★简讯
村情调研
黄岩区宁溪镇牌门村的基本情况
及发展对策
牌门村位于黄岩区宁溪镇西南方向10公里处,西临富山乡,东接上垟乡,南通温州市永嘉县,四面环山,一条溪流绕村而过,自然风光优美,生态环境良好。
全村共有512户,户籍人口1512人,自然村3个,村民小组16个;党支部成员6人,村委会成员4人,党员47人,村民代表31人;,山林面积8274亩,;村里基础产业为传统农业,主要种植水稻、大豆、番薯、蔬菜等农作物,农民家庭的主要收入来自外出经商和务工,全村大约三分之二人口常年在外,在村的主要从事农业和来料加工业,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为3544元,远远低于全区13012元和全镇5363元的平均水平。
一、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自然条件落后。牌门村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3个自然村的村民居住分散,村庄的自来水、电网、电话、有线电视和污水处理管道等网线的铺设非常困难。村民的山地、田地等散落在村庄的外围,地势高低不平,田间道路和灌溉排水沟渠等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难以统一规划和建设,生产条件非常落后,大多只能靠天吃饭。
2、村集体经济薄弱。村里可开发利用的集体资源和资产很少。由于修路、修水坝等工程建设,村内不少土地被征用,村民人均耕地面积
,村留地也只有零星几块,利用土地流转进行项目开发比较困难。集体山林面积虽然大,但是地处深山野岭,山路崎岖,难以吸引外来资本开发。目前,集体经济收入仅靠40多亩村集体林地发包,每年收承包费3000多元。另外,区交通局等扶贫结对单位每年为村里捐助资金几千到几万元不等。
3、农村产业发展缓慢。村民的农业、林业生产仍处于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状态,没有农民专业合作社,也没有形成规模化的特色主导产业。村内没有一家工业企业,村民大多外出经商或打工,在家的村民基本上都是妇女、儿童和老人,劳动力素质相对较低。不少农户家里早年曾尝试种植桂花,后来由于销售渠道不稳定,桂花产业没有持续发展。现在村里还有几十亩桂花苗圃,大部分桂花苗木已经可以出售,但是由于行情不好,卖出去的很少。
4、村庄整治难度大。村内房屋由于缺少建设规划,村民建房风格不同,房屋朝向各异,特别是溪流南岸,破旧的老屋与崭新的楼房相间,使得村庄看上去杂乱无章,美感全无。村内道路没有全部硬化,部分农户出行不便;村民房前屋后的柴草、木料等随意堆放,村内的卫生公厕还没建好,一些露天粪坑散落在路边;村内主干道两旁都没有绿化和美化,几条河道都没有整治清理;村办公楼和老人活动室合二为一,村民没有专门的体育健身设施和休闲活动场所。
二、发展对策
1、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一是抓班子建设。使班子成员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职责,形成合力,在群众中树立威信和地位。二是抓党员队伍建设。规范党员发展程序,把村里的农村实用人才、致富能人、村级后备干部等思想好、能力强的人吸收到党员队伍中来。加强党员日常行为管理,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关爱党员特别是流动党员。三是抓发展办实事。村两委班子要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认真完成年初的承诺事项,为村里多办实事,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
2、夯实集体经济基础。一是整合各级政府和各结对单位对本村帮扶的资金和项目,捆绑起来,集中建设一到两个切实可行的发展项目,让村集体有持久稳定的收入。二是将村集体闲置的山地和林地承包出去,让村内外的种植大户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三是充分利用山上丰富的水资源,在满足本村生产生活需要的同时,探索向周边村和乡镇有偿供水,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四是将分散的村留地整合置换,建成店面或厂房,出租给村民,发展物业经济。
3、积极发展特色产业。一是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牌门村依山傍水,是黄岩西部的天然氧吧。附近的山里隐藏着一个山洞群,村后山谷里有一条瀑布,村内保存着一批古建筑古民居,如袁家祠堂、袁家大宅、村民大会堂等,残留着古朴精致的风貌。南宋名臣杜范的墓就在村内,具有一定的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价值。同时,该村离富山大峡谷、上郑大瀑布、大寺基、南正顶等新兴旅游景点较近,可作为游客的中转站。二是发展桂花产业。桂花
是牌门村的最大特色。村民早年种下的桂花,长势良好,现在都已成林。一方面要加强推介,拓展销售渠道,将适龄的桂花苗木销售出去,再种植新的幼苗,形成稳定的桂花苗木产业。另一方面,要加强宣传策划,借鉴临海小芝镇中岙村的做法,将牌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