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画家和牧童》(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我力求体现以下四个特点:
一、注重字词的教学
字词教学是语文课的重点。因此,在各个环节中,我都渗透字词的教学,将识字与生活联系起来。如让学生观察形近字“蝇”和“绳”,知道“蝇”是虫字旁,和虫类有关, “绳”是绞丝旁,和丝线有关。对于词语的理解,我觉得学生对“拱手”“浓墨涂抹”“轻笔细描”的理解是难点。因此,在教学中,让学生做动作“拱手”,课中出现“浓墨涂抹”“轻笔细描”,又是两个教难理解的词。于是在课堂上我引导孩子以感悟戴嵩是一位著名的画家为主线,从文中找出描写他作画的句子“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重点品读。在理解“浓墨涂抹”和“轻笔细描”这两个词语时,我先让学生试着用自己已有的经验,用自己的语言来解释,当实在不能解答时,教师给予提示,“浓墨涂抹”就是用很浓的墨大面积涂画,“轻笔细描”就是用笔勾画轮廓。出示一幅国画让学生去寻找浓墨涂抹和轻笔细描的地方。有了图和老师刚才的讲解,学生很容易就找到了答案。
二、练习说话,学习语言
模仿是创造的基础,没有模仿就没有创造。在教学中,以教材为例子,我引导学生学习语言、运用语言。比如:在学习了句子“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后,我让学生用“一会儿……一会儿……”练习说话。
三、想象说话,发展语言
叶圣陶先生说:“必须驱谴我们的想象,从文字看出一幅图画。”在教学中,我非常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感受,结合文字进行大胆地想象,发展学生的语言。如在教学中一个镜头:假如你是围观的人,你会怎样夸赞戴嵩呢?有的说:“你真不愧为大画家啊,画得太像了!”有的说:“画得太像了,真是活灵活现呀!”这样,学生在想象中入情入境,同时,也发展了语言。
四、多读感悟,积累语言
语文教学离不开朗读感悟。因此,在教学中,我非常重视学生读的训练。每读一遍有一遍的要求。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将文章读通、读懂。最终使学生的言语得到丰富,能力得到发展。例如,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通过重点句子的品读,感受戴嵩画技的高超。
   
教学完这节课,发现自己还有许多不足之处,例如:教学思路不够清晰,过渡语不够自然,反馈时不够机智。在以后的常规教学中,我会从这几方面去改进,努力完善自己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