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商榷地址
E-mail: nbjql@
QQ:527950658,飞向蓝天的人
手机:**********; 87780498
地址:江东区吉庆街19号宁波市明楼中学
姜全林
举例1: “快、静、齐”
集合整队要求学生做到“快、静、齐”,体育教师都采取了哪些措施?哪些是有效的、低效的、无效的?
1、训斥:闭嘴!别说了!
2、罚站:说话的同学到旁边站着
3、罚跑步:说话的同学罚跑步两圈
4、制定做到“快、静、齐”的规章制度:
“快”:15秒; “静”:站在队伍中不许说话;
“齐”:站在各自的指定位置.
罚则: (1)整队10遍; (2)整队1遍
教师: 宣布本课任务等只允许讲1分钟
有效的教学活动
有效的教学活动:
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的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是在教学效果中体现出来的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引起学生身心素质变化并使之符合预定目的的特性。(孙亚玲《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度博士学位论文第10页)
对概念的理解:有效果
1、有效果:
是指教学活动结果中与预期教学目标相符的部分,是对教学活动的结果与预期目标吻合的程度来评价的。它考察的重点是学生,如果教学活动结束时,学生确实得到了他所期望得到的东西,那么,教学效果就是好的。
如:初一男生排球正面下手发球第一次课的教学目标“60-70%的学生能用正面下手发球的方法将球发过球网”。如果这样的目标能够实现,可以认为这堂课是“有效果”的。
对概念的理解:有效率
2、有效率:
是指教学投入的精力、时间与教学活动结果(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即有效时间与实际教学时间之比。
课堂教学效率=有效教学时间/总教学时间×100%。这是一个数学表达式,不是一个精确的计算式。
如:给学生讲“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技术动作要领,A老师用口诀“一插二夹三提”;B老师用教材上的表述“正面对准来球;击球时两手臂伸直、夹紧、提肩;用腕关节以上小臂处击球;击球时腿蹬地,身体重心前移;上肢和下肢协调用力”。可以认为,A老师的方法是效率高的。
对概念的理解:教学效益
3、教学效益
是指教学活动的收益、教学活动价值的实现。具体地说,是指教学目标与特定的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是否吻合以及吻合程度的评价。
体育教学中,要把握好课程性质.
建议将体育课程性质的表述修改为:“体育是一门以学习体育知识和运动技术为主要内容,以身体练习为主要途径,以增强学生身体素质与健康,传承体育文化,培养终生体育锻炼意识、能力与习惯为主要目标的必修课程”。
(毛振明等《关于完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建议(上) [J]《体育学刊》2007(3):2)
教学有效性的三重含义及其关系
教学效率教学效果教学效益
教学投入教学产出教学目标教学需求
(对比关系) (相符程度) (相符程度)
有效教学的教学观
有效教学提倡的是效率、效果、效益三者并重的一种教学观,它对应着三个问题:
l、所发生的教学行为是否有意义?是否让学生真正学到了有用的东西?
2、所传授的教学内容是否能被学生高比例接受?是否最大限度地使学生投入到学习任务中去?
3、所占用的教育资源是否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利用?是否在最短的时间内使学生掌握了尽可能多的知识和能力?
(孙亚玲《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度博士学位论文第9-10页)
“体育教学有效性”概念界定
体育教学有效性
是指教师遵循体育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满足社会和个人的体育价值需求并引起学生身心素质的变化,并使之符合预定目的的特性。
(张吾龙《对体育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6(2) :115)
“经济原则”或“节约原则”
体育教学“有效”意味着体育教师和学生在实现体育教学目的的过程中的一切付出(包括课时、场地、器材、精力、人力等)要符合“经济原则”或“节约原则”。
效果、效率产生的前提是必须尊重和服从体育教学规律下,从而挖掘其潜在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