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汽车《毕业综合实践》课程标准.doc

格式:doc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汽车《毕业综合实践》课程标准.doc

上传人:hnet653 2015/8/19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汽车《毕业综合实践》课程标准.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上海××职业技术学院汽车运用技术专业
《毕业综合实践》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04070019
课程名称:毕业综合实践
课程性质:专业岗位实训课
学分:15
参考学时:总学时:375 理论学时:0 实训学时:375
适用对象:汽车运用技术专业
毕业综合实践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院、系、专业对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学生毕业实践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并根据《关于规范实践性教学环节管理工作的有关规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实践(综合训练)工作管理办法》,组织老师积极联系学生的实****单位;并认真选聘和安排好实****指导教师,在实****的组织、毕业实践报告的指导、检查、考核等方面,特别是结合就业工作开展实****做了大量艰苦细致、创新有效的工作,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在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培养计划中中属于专业岗位实训课程;
毕业综合实践就是让学生通过跟班或者顶岗实****结合已经学****到的知识,去体验、解决、完成生产(装配)、销售、技术服务、生产(作业)管理中的实际任务,做到并获得
1、理论联系实际,巩固、深化和扩大已学知识。
2、深入企业(公司),向广大工人、工程技术人员、业务人员、管理干部学****学****他们的技术、经营和管理方法,使学生适应社会,面向市场。
3、熟悉和掌握生产中的技术、工艺,科学的工作方法以及解决问题的技能。
4、通过实践,使学生获得生产实际中的技术管理,全面质量管理,生产调度管理和市场营销等知识,从而培养学生解决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5、通过实践,加强学生纪律观念,提高学生自觉遵守工作纪律能力,遵守各项设备的操作规程。
6、了解企业的先进设备,先进技术及重大的技术革新。
7、了解人才市场需求,更新就业观念,树立先就业后创业的理念,调整就业心态,适应人才市场的需要,提高人才市场的竞争能力,为毕业后顺利就业打下基础。
本课程在能力培养方面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阶段,是理论联系实际,增加感性认识的必要途径,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培养学生生产实践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的一项重要措施,是培养“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高职高专人才的重要手段。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按照专业培养计划中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技能课、专业任选课。
本课程是终结课程。
本课程是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岗位实训课程,目标是通过毕业综合实践,进一步培养学生掌握调查研究和实****考察的能力;培养学生掌握独立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这次毕业实践使学生得到从事实际工作岗位所必需的基本训练和进行生产(装配)、销售、技术服务、生产(作业)管理的初步能力,为今后参加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通过完成若干具体岗位工作,使学生进一步提高用综合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动脑能力,向企业师傅学****高超技术、技能和缄默能力,适应企业工作****惯、制度约束和工作成绩考核等,不怕吃苦、培养严谨工作作风、提高职业道德,适应从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角色转变,成为真正高素质技能性应用人才,接受用人单位的挑选。
目的:
毕业综合实践是高职教育的最后一个极为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顶岗实****使学生走向社会,接触本专业工作,拓宽知识面,增强感性认识,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实践动手能力,为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一定的基础;同时通过毕业实践课题可以检验教学效果,为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积累经验。通过综合毕业实践,使学生进一步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毕业后尽快适应工作环境打好基础。
要求:
1、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理解,综合运用,同时结合毕业实践课题的具体要求提高其对某方面知识及其应用的熟悉和掌握程度,并根据需要丰富和扩大专业知识领域。
2、进一步培养学生调查研究和实****考察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这次毕业实践使学生得到从事实际工作岗位所必需的基本训练和进行生产、销售、技术服务、生产(作业)管理的初步能力,为今后参加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3、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强化其专业意识,养成良好的职业****惯和职业道德。培养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使其以积极的态度投入今后的工作之中。
4、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即查阅中外文献和收集资料的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团结协作和创新能力等。
5、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设计、计算和绘图的能力,提高学生外语与计算机应用的能力。
课程目标可分“能力目标、知识目标、情感目标、素质目标”
:
(1)能按岗位标准及考核办法,熟练完成岗位工作,提高技能水平;
(2)能语言、文字表达岗位工作的业务范围、相关专业知识;
(3)能初步制定解决岗位工作问题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