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彩超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价值.doc

格式:doc   大小:54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彩超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价值.doc

上传人:小博士 2018/7/30 文件大小:5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彩超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价值.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彩超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价值
【】目的:探讨彩超诊断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77例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77例患儿中,73例显示为肿大淋巴结,%,全部为多发,无单发。肿大淋巴结集中在右侧腹、左侧腹以及脐周部位。结论:通过彩超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进行诊断,结果清晰准确率高,检查快捷方便,在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作为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的常规方法。
【关键词】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 彩超; 诊断
肠系膜淋巴结炎指的是由于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然后引起的回肠以及结肠区域的肠系膜淋巴结炎症,本病的临床表现不典型,在诊断方面较为困难。而且本病与急性胃肠炎、上呼吸道感染以及儿童阑尾炎等疾病在鉴别诊断方面较为困难,容易造成误诊[1]。多见于7岁以下的儿童,在发病初期患儿多以疼痛为主,有的患儿还伴有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会使病情迁延难愈,导致患儿出现反复腹痛,给患儿带来较大的损害。近几年来,伴随着高频彩超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通过彩超可以清楚地将肠系膜淋巴结显示出来,极大地方便了本病的诊断与治疗[2]。本院2010年3月-2012年3月收治了77例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现将彩超诊断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院2010年3月-2012年3月收治了77例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均符合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标准。其中男42例,女35例;年龄2~9岁,;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腹痛,伴腹泻9例,伴发热24例,伴恶心呕吐7例。77例患儿均为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
检查方法在检查之前嘱患儿家长要给予患儿禁食禁水6 h,以提高检查准确率。使用GE Logq7型彩超进行检查,探头频率7~10 MHz。患儿仰卧位,逐次扫查患儿的中上腹部、脐周围以及左右下腹部,重点是扫查患儿的脐周以及右下腹部,仔细观察淋巴结的形态、位置、大小、数目以及血流情况,同时测量肿大淋巴结的横径与纵径,并对纵横比值进行计算。在检查的同时,还要观察阑尾有无增粗,了解患儿腹腔有无积液或者是肿块,以及有无肠梗阻、肠套叠等胃肠疾病。
诊断标准正常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的直径为2~5 mm,淋巴结门无血流信号,而且腹部胃腔与肠管充盈的条件也不相同,大约50%左右的正常淋巴结没有显示。总结国内外资料所确定的淋巴结肿大的诊断标准,本组患儿的诊断标准为:彩色多普勒血流图提示淋巴结内的血流信号有增多的趋势;纵径在5 mm以上,横径在10 mm以上,纵横比例在2以上;同一块肠系膜区域内有3个及以上的淋巴结显示;淋巴结呈现出串珠样或者簇状排列[3]。
2 结果
77例患儿中,73例显示为肿大淋巴结,%,全部为多发,无单发。肿大淋巴结集中在右侧腹、左侧腹以及脐周部位,其中右侧腹最多,有56例,%;其次为左侧腹,有12例,%;脐周5例,%。 cm× cm
× cm, cm× cm× cm。淋巴结形态均比较规则,以椭圆形为主,纵径与纵横比例在2以上。彩色多普勒血流图显示淋巴结内血流信号比较丰富,大多在2级之上,淋巴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