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2012年高考历史阅卷对我们的启示
台州一中景生明
如何把辛勤劳动转化为教学效率(高分数)
评卷指导思想
1、公平:在阅卷环节中体现为“给分有依据,扣分有理由”,即准确把握评分标准。
2、专业:考生答案五花八门,要以专业精神判定,并发挥评卷小组合议机制作用,力求公平合理。
——省考试副院长刘宝剑讲话
插曲
6月11日下午,文综各组进入试评,本人参加历史第38题第(3)问的评分工作
6月15日下午开始,本人又被调去参加自选模块第10题“世界文化遗产荟萃”——平遥古城的阅卷。
文综阅卷组组长陈君静
陈君一怒,风平浪静
一、阅卷感觉:取法乎上,仅得乎中
意思是说:
老师教的很认真、很辛苦,起点、目标定的比较高,归纳知识要点很全,但从阅卷情况看,大部分学生仅仅达到中下水平,甚至最基本的知识也答错,最主要的是应该稳拿的基础分数未能得到,确实不能尽如人意。
(一) 阅卷组试评敲定的评分细则体现严谨与开放结合的原则:
严:凡属历史学科专业术语、基本概念方面的评分点,从严把握,人名、书名、专有名词写错别字、写错名称,一律不得分,如“康有维”、《天眼论》。
严谨——体现史学求真精神。
宽:凡属主观理解性的问题,如“进化论”,若考生答出其具体内容都可得分。
为了实现命题组专家预设的分数目标,评卷专家组对各题平均分控制较严,网络评卷又为调控平均分提供了方便。历史各题(必修、自选)基本控制在一半上下。如6月14日必修主观题平均分情况:
6月14日必修主观题平均分
题号
满分
平均
38(1)
10
38(2)
9
38(3)
7
39(1)
10
39(2)
7
39(3)
9
38.(26分)人类文明历经千百年的隔绝、碰撞、交融,不断走向新的“解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主张改制的人,往往引证中国历史及孔子之言,以破中国不能维新之说。……谓经书系孔子假古人言论,按自己的想法写成,证明孔子亦是一位维新派。……倡导维新的人物,无一不受到西方的影响。真正了解西方文化,又能洞悉中国病源所在的为严复。——摘编自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材料三中“证明孔子亦是一位维新派”的思想家是谁?他在这方面的代表作是什么?概述严复在宣传维新理论上的贡献。(7分)
答案:康有为。(1分)
《孔子改制考》。(2分)
翻译《天演论》;(2分)
宣传、提倡进化论、成为维新派的理论武器。(2分)
(二)答题过程中比较突出的问题:
最主要基础知识点不熟悉。
学生答案五花八门
1、记不清。“我想不起来……”张冠李戴,知识错误。
----严复引进西学,改善中日文化,------------------《天演论》《孔子的外衣》、《公车上书》。
梁启超的老师宣传“弱内强食”的观点,有利于激发被迫人民反抗精神。
------梁启超宣传维新思想,《天眼论》
《孔子改制论》、《论孔子与维新变法》、《孔子代夷录》、《君主立宪制》。
----李贽编写《天演论》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