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第八章建筑变形缝构造.docx

格式:docx   大小:1,272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八章建筑变形缝构造.docx

上传人:wz_198613 2018/7/30 文件大小:1.24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八章建筑变形缝构造.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教学目的
1、掌握变形缝的设置条件,构造要求;
2、掌握变形缝的构造处理
课程重点
1、掌握变形缝的设置条件,构造要求;
2、掌握变形缝的构造处理
课程难点
掌握变形缝的构造处理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现场教学
师生互动
课堂问答及讨论
作业类型
复****思考题
第八章建筑变形缝构造
第一节变形缝的作用及分类
一、建筑变形缝概念
在建筑物因昼夜温差、不均匀沉降以及地震而可能引起结构破坏的变形的敏感部位或其它必要的部位,预先设缝将整个建筑物沿全高断开,令断开后建筑物的各部分成为独立的单元,或者是划分为简单、规则、均一的段,并令各段之间的缝达到一定的宽度,以能够适应变形的需要。根据变形缝产生的原因,相应设置的缝有伸缩缝(温度缝)、沉降缝、防震缝。
各种变形缝
二、变形缝构造的要求
(一)伸缩缝:
1、设制条件:根据建筑物的长度、结构类型和屋盖刚度以及屋面有否设保温或隔热层来考虑。
砌体房屋伸缩缝的最大间距(m)
砌体类别
屋顶或楼板层的类别
间距
各种砌体
整体式或装配整体式
钢筋混凝土结构
有保温层或隔热层的屋顶、楼板层
无保温层或隔热层的屋顶
50
40
装配式无檩体系
钢筋混凝土结构
有保温层或隔热层的屋顶、楼板层
无保温层或隔热层的屋顶
60
50
装配式有檩体系
钢筋混凝土结构
有保温层或隔热层的屋顶、楼板层
无保温层或隔热层的屋顶
75
60
普通粘土、
空心砖砌体
粘土瓦或石棉水泥瓦屋面
木屋顶或楼板层
砖石屋顶或楼板层
100
石砌体
80
硅酸盐、硅酸盐砌块和混凝土砌块砌体
75
钢筋混凝土结构伸缩缝最大间距(m)
项次
结构类型
室内或土中
露天
1
排架结构
装配式
100
70
2
框架结构
装配式
现浇式
75
65
50
35
3
剪力墙结构
装配式
现浇式
65
45
40
30
4
挡土墙及地下墙壁等结构
装配式
现浇式
40
30
30
20
2、构造要求
1)基础可不断开
2)从基础顶面至屋顶沿结构断开
3、缝宽:一般为缝宽20~30mm
(二)沉降缝
防止建筑物因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破坏而设置的缝隙。沉降缝把建筑物分成若干个整体刚度较好,自成沉降体系的结构单元,以适应不均匀的沉降。
1、设置条件
①平面形状复杂、高度变化较大、连接部位比较薄弱;
②同一建筑物相邻部分的层数相差两层以上或层高相差超过10米;
③建筑物相邻部位荷载差异较大;
④建筑物相邻部位结构类型不同;
⑤地基土压缩性有明显差异处;
⑥房屋或基础类型不同处;
⑦房屋分期建造的交接处。
2、构造要求
(1) 断开部位:从基础到屋顶全部断开。
(2) 设缝位置:
3、沉降缝的宽度
地基情况
建筑物高度
沉降缝宽度(mm)
一般地基
H<5m
30
H=5~10m
50
H=10~15m
70
软弱地基
2~3层
50~80
4~5层
80~120
5层以上
>120
湿陷性黄土地基
 
≥30~70
(三)抗震缝
针对地震时容易产生应力集中而引起建筑物结构断裂,发生破坏的部位而设置的缝。
对于设计烈度在7~9度的地震区,当房屋体型比较复杂时,如L形、T形、工字形等,必须将房屋分成几个体型比较规则的结构单元,以利于抗震。防止建筑物各部分在地震时相互撞击引起破坏。
抗震缝将建筑物划分成若干体型简单、结构刚度均匀的独立单元。
1、设置条件:
对以下情况,需要考虑设置抗震缝。
a、建筑平面复杂,有较大突出部分时;
b、建筑物立面高差在6米以上时;
c、建筑物有错层且楼板高差较大;
d、建筑相邻部分的结构刚度、质量相差较大时。
2、构造要求
1)基础以上断开,基础可不断开。
2)缝的两侧设置墙体或双柱或,一柱一墙,使各部分封闭并具有较好的刚度。
3)防震缝应同伸缩缝和沉降缝协调布置,做到一缝多用。
3、缝宽
在多层砖混结构建筑中,防震缝宽50~70mm
在多层和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其最小宽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1)当高度不超过15m时,可采用70mm;
2)当高度超过15m时,按不同设防烈度增加缝宽:
6度地区,建筑每增加5m,缝宽增加20mm;
7度地区,建筑每增加4m,缝宽增加20mm;
8度地区,建筑每增加3m,缝宽增加20mm;
9度地区,建筑每增加2m,缝宽增加20mm;
框架-剪力墙结构,取上述值的50%,且均不宜小于70mm。
抗震缝两侧结构类型不同时,宜按较大一侧确定缝宽。
第二节变形缝构造
所选择的盖缝板的形式必须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