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十字路口的相遇
详解人工智能技术与市场的发展现状,认真审视并思考新时期人工智能与知识产权之间的交叉关联,我们或许将能在二者相遇的十字路口窥见它们未来发展的方向与轨迹,从而将人类的命运与福祉紧握手中。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顾名思义,可以理解为一门通过人类的设计及其与计算机的交互(“人工”),使得计算机能够尽可能逼真地模仿人的思维方式与思维过程,并拥有学习、反馈、交流、决策等人脑所特有的能力(“智能”)的技术。人工智能通常被视为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但其中也包含着大量逻辑学、数学、语言学、心理学等学科的内容。早在1950年,计算机科学之父图灵()就曾提出著名的“图灵实验”,即如果一台计算机对人所提出的问题的回答,足以达到与真人的回答相混的程度,就可认定这台计算机具有智能。时至今日,赋予计算机在各个领域中“完成本需要人的智能才能做到的事情”的能力,更成为了人工智能研究的最重要目标。
自1956年达特茅斯会议(Dartmouth Conference)上首次诞生“人工智能”这一概念以来,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投融资、企业建设、社会关注度都始终处于快速增长状态。近年来,人工智能更是日益成为推动技术进步、促进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的重要引擎之一。随着语音识别、人脸识别、智能家居等人工智能技术逐渐走入人类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加之谷歌AlphaGo在围棋人机大战中连胜世界冠军李世?h、柯洁等热点事件的推波助澜,人工智能这一复杂而艰深的技术领域在世人眼里似乎已经变得触手可及。今年3月5日,人工智能首次写入我国政府工作报告;7月8日,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正式把以人工智能为导向的科技与经济发展列入国家战略层面的系统布局。这一切大大小小的事件,都昭示著人工智能时代来临的脚步已不可阻挡。
今天,对于知识产权行业人士而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进步也与其息息相关。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在数据收集与分析方面的强大能力,能够大大提升专利检索、专利审查、侵权研究等知识产权相关领域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全球范围内人工智能技术专利的研发与申请都处在高速增长态势。而人工智能技术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也牵涉着诸多与知识产权保护有关的问题,引发了业界关于新时代知识产权概念与操作更新的思考,例如如何对数据进行知识产权保护、如何判定人工智能技术创作作品的著作权归属等。因此,人工智能与知识产权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个容易理清的问题。
全球人工智能发展现状:技术、市场与科研
经历六十余年的发展,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发展出多个主要的细分领域,包括深度学习/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情景感知与计算、智能机器人等。今天,人工智能技术主要被运用于金融、教育、安防、电商零售、医疗健康、个人助理等多个行业,在其他行业内也有着广泛应用。诸如苹果公司开发的语音助手Siri、IBM公司开发的认知计算系统Watson以及其他各类人脸识别技术等人工智能产品,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全球范围内,人工智能都扮演着提高生产与服务效率、加速产业升级、推动产业革命的重要角色。
根据《乌镇指数:全球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16)》所提供的数据,截至2015年,,预计到2018年这一数字将达2700亿元;而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截至2016年已突破100亿元人民币,预计到2019年将达344亿元。
人工智能市场无限广阔的发展前景,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企业积极入局。目前,全球人工智能企业分布极不均衡,大多数企业分布在美国(2905家)、中国(709家)和英国(366家),%。自2000年以来,全球每年新增的人工智能企业数量也呈现出了直线增长态势;自2013年起,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企业并购案例也开始逐年增多。谷歌、IBM、SoundHound等公司在全球人工智能领域均享有着领先地位与良好声誉。在我国,北京(%)、广东(%)、上海(%)、浙江(%)、江苏(%)共同占据了国内人工智能市场的绝大多数份额,%。自2000年起,我国人工智能企业年新增量也逐年提高,仅在2014-2016三年间新增的人工智能企业数量,%。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科大讯飞等企业则是我国人工智能企业中的领头者。
除了企业数量的增长,人工智能领域投融资规模的急速扩张也显示着人工智能市场的蓬勃生命力。与全球人工智能企业的分布格局相同,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