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
文档名称:

政治必修四哲学第九课习题解析.ppt

格式:ppt   大小:725KB   页数:2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政治必修四哲学第九课习题解析.ppt

上传人:nnyoung 2018/7/30 文件大小:72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政治必修四哲学第九课习题解析.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矛盾观)
练习与讲评
一、总结:矛盾观(矛盾分析法)
1、矛盾的含义
2、矛盾的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
3、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4、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5、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6、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
7、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
8、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原理
二、易错点(7个)
1、矛盾的普遍性是指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矛盾。
2、特殊性寓于之中普遍性,并通过普遍性表现出来。
3、一切从实际出发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没区别。
4、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制造的矛盾越多,就越有利于事物的发展。
矛盾是普遍的,也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物质决定意识的方法论要求,是唯物论的观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矛盾特殊性原理的方法论要求,是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矛盾是客观的,不能制造,人为制造的矛盾只会阻碍事物的发展
5、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6、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决定的。

7、日常生活中所讲的矛盾就是哲学上所讲的矛盾。
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哲学上所讲的矛盾是对立和统一,是辨证矛盾。日常生活中所讲的矛盾泛指对立的事物相互排斥的关系,属于逻辑矛盾。
3、(2010年高考·上海卷21)碘是人体必需的元素,但“一刀切”补碘会使有些人摄碘过量。作为非缺碘地区,上海市场增售无碘盐,市民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主调节摄碘量。材料体现的哲理有
①事情要把握度②看问题要力求全面
③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④做事情要突出重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 ①③④
A
A
,符合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的哲学道理是
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②估计当前的经济形势时,要着重看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③做工作既要抓重点,又要统筹兼顾④只要自由,不要纪律,加强纪律就会妨碍自由⑤在学习上既要全面发展,又应学有所长⑥在生产中,既要讲数量,又讲质量,数量与质量齐头并进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③④ D.③⑤⑥
A
四、主观题典型例题
1、用对立统一的观点,说明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辨证关系
①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②矛盾双方相互依赖,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矛盾双方也相互贯通,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互依赖,共存于社会发展的同一个过程。生态保护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经济发展是生态保护的物质基础。广东省政府加强生态保护使各项经济指标全面提升,而广东经济发展又可以给生态保护提供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以巩固生态保护的成果。
③矛盾双方也相互排斥、相互对立。忽视环境保护,片面追求经济发展,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④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两者相互促进,有利于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2.(2012深圳一摸)材料:近年频频爆出的关于“扶不起”(面对摔倒的路人,不肯、不敢上前搀扶等现象)种种负面新闻, 让人开始怀疑我们这个社会是否正遭遇“道德寒冬”。面对这一窘境,深圳市率先制定《深圳经济特区公民救助行为保护条例》,让那些主动去“扶”、去“助”之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使“扶得起”变成人人欲为的德行,实现由“不扶”到“扶”的变化。2012年2月20日,年近七旬的范伯伯晨练摔倒受伤,众路人接力救援令其热泪盈眶,感叹说“深圳不缺好心人”。
请运用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知识,分析材料二由“不扶”到“扶”的道德风尚的变化。(8分)
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一分为二的看问题。“扶”与“不扶”是对立统一的矛盾双方。
②是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2分)而且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2分)通过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培育良好的道德风尚,实现由“不扶”到“扶”的变化。(2分)
③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由“不扶”到“扶”,使“扶得起”变成良好的社会风尚。(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