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职业院校学生实习思想问题指导探析
摘要:实习是职业院校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本文结合学生实习中的一些思想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职业院校实习思想问题
实习是职业院校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目前很多职业院校往往注重加强实习制度方面的建设,却忽视了学生思想层面上的指导,导致了实习中的种种问题。因此,了解学生实习前中后不同阶段的思想问题,并进行相应的思想指导,是良好实习效果的必要保障。
一、实习前的思想教育是基础
到某个行业实习,不仅锻炼的是学生本身的专业能力,还包括社会的锻炼、人际关系能力、处理问题能力等等。在实习前,大多学生对于实习企业以及工作本身缺乏必要的认识,所以要针对其各种思想问题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其调整好心态,理性地面对实习。
1、充满期待,但不切实际
这部分学生大多比较上进,大有“一展抱负”的心态,但可能对社会、工作行业缺乏必要的了解,把实习想得过于美好,活在自己规划的蓝图和海市蜃楼般的职业愿景中。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在保持其积极性的前提下,尽可能详细地介绍企业规章制度、工作环境、企业文化等以及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各种“苦”问题,帮助他们做好思想上的准备,其产生一定的心里承受力,避免在实习单位出现失望和消极情绪。
2、“敌对”态度,实习没必要
这部分学生大多思想比较激进,在学校属于“叛逆”阶层,对于实习处于一种“敌对”状态。例如认为学校组织实习是为了赚取所谓的“管理费”,所以极易产生“抗拒感”。而有的则希望企业能给其良好“报酬”和各种“权利”的许诺,一旦与其期望不同,就会产生抗拒心理。我们应该肯定他们维护自己权利的正义性,但必须使他们明确实习的目的,调整好心态,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位。对于学校、企业有个客观公正的认识,鼓励他们用自身的”劳动价值”和“能力”来获得企业的认同和自身长远的发展。
3、无所谓态度——既安之,则去之
这部分学生对于自己的未来职业缺乏必要的规划,对于生活学习缺乏一定的积极性,因此对于实习也就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在这种情况下,应该鼓励他们认真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开展相应的职业生涯教育,强调实习对学生就业的重要意义,以使他们化被动为主动,珍惜实践学习的机会。
二、实习中的思想沟通是关键
尽管在实习前就已经做过各种思想教育工作,但是“现实”和“想象”的距离还是使得各种问题频发。在这里列举普遍存在的以下几种情况。
1、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
这在实习初期表现尤为明显。尽管有些同学实习前已经给他们做过“苦”的教育,但还是有些学生叫“苦”不跌。他们知道“苦”,但不知道基层实习要比
“刻苦学习”“苦”这么多。因此,在实习初期我们应该积极了解思想动态,了解他们的切身困难和处境,在合理范围内为其解决一些问题。但从根本上要鼓励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他们尽快从学校“悠闲”的生活逐渐过渡适应企业的工作模式。
2、“能力”欠缺打击其积极性
职业院校是以“专业知识+技能”的教育,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学生具备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能力,以及各种心理调节能力、情绪能力、社会能力等,因此会在工作上表现出很多不如意。作为实习指导老师,应该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对其进行“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