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9
文档名称:

火灾事故案例分析.ppt

格式:ppt   大小:230KB   页数:2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火灾事故案例分析.ppt

上传人:花开一叶 2018/7/30 文件大小:23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火灾事故案例分析.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9章火灾事故案例分析
第一节煤层自燃事故
第二节井下炸药燃烧事故
第三节井下特别重大电气火灾事故
第四节井下一氧化碳中毒事故
第五节独头巷道***燃烧事故
第一节煤层自燃事故
2007年2月2日6时30分左右,渑池县天池镇兴安煤矿井下发生特大火灾事故,造成24人死亡,1人受伤。。
一、矿井概况
渑池县天池镇兴安煤矿于2003年建成投产,为乡镇煤矿。该矿2004年经三门峡市煤炭工业局核定生产能力为6万t/a。根据2004年7月颁发的采矿许可证,,。
第一节煤层自燃事故
兴安煤矿位于义马煤业(集团)有限公司常村煤矿井田范围内,主要开采常村煤矿采空区残留煤柱和断层保护煤柱,属侏罗纪义马组煤,煤种为长焰煤,~6m,煤层倾角8°~15°。相对***涌出量为48m3/t,属于低***矿井。煤层自燃等级为Ⅰ类,属易自燃煤层,发火期一般为1~3个月。最短为7d。煤尘具有爆炸性。矿井正常涌水量2m3/h。最大涌水量为5 m3/h。
第一节煤层自燃事故
矿井采用双立井单水平下山开拓方式,布置运输下山和回风下山,运输下山和回风下山通过两条联络巷沟通,主井底布置一条清仓斜巷与第一联络巷贯通;井下巷道均布置在煤层中,采用木棚支护。荆笆、荆梢背帮背顶。
矿井采用中央并列抽出式通风,副井安装两台BK54- 4-,电机功率为15kW,其中一台备用。矿井安装有KJ95安全监控系统,没有温度和CO传感器。
第一节煤层自燃事故
矿井主井口附近有一消防水池,容积约为50m3,工业广场内有自备水井。消防管路自主井通往井下,回风下山、运输下山和西巷进风巷管路均为塑料管,其他巷道没有消防管路,平时管内无水,井下需灭火、防尘时与地面联系放水。并下主要是用水直接灭火,井下无消防材料库,未采用综合预防煤层自然发火措施。
矿井为双同路供电,电压等级为10kV。入井电压等级为380V,两趟70mm2电缆自
第一节煤层自燃事故
副井进入井下,通过第一联络巷到达运输下山机电硐室,分别接人两台馈电开关后向各地点供电。主井底清仓斜巷内无机电设备和电缆。
主井安装JTK-,采用2t非标准箕斗提升。副井安装JTK-,采用1t非标准罐笼上、下人员和运料。运输下山安装一部输送带,输送带头和输送带尾各安装一部刮板运输机。
第一节煤层自燃事故
二、事故经过
三、事故原因
1、直接原因
2、间接原因
四、技术点评
开采易自燃的煤层,必须采取综合防火措施,隔绝煤与空气的接触,防止煤体氧化引起自燃。巷道支护应当取消木支护,更不能用易燃材料背帮背顶。消防系统必须保证时刻有水
第一节煤层自燃事故
,随时使用。井下巷道风量合理控制。巷道间的负压合理调整,防止压差过大造成煤体裂隙漏风形成自燃。对暴露的煤体喷洒阻化剂或注凝胶等,延长煤体自燃期或固化煤层裂隙减少漏风。在巷道布置方面,应当保证矿井一翼、一个采区、每个工作面都能够自行反风,减小有害气体(特别是CO)形成的灾区,保证矿工生命安全。
该矿开采易自燃煤层。对防煤层自燃措施几乎没有采用。巷道支护用木支护,
第一节煤层自燃事故
背帮背顶用荆笆等易燃材料,防火管路无水。不采取主动防御的措施。
第二节井下炸药燃烧事故
2006年11月12日19时40分,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王禹乡南山煤矿井下发生炸药燃烧事故,造成34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727万元。
一、矿井概况
南山煤矿是民营企业,该矿原生产能力3万t/a,核定生产能力9万t/a。该矿属低***矿井,煤层有自然发火倾向,煤尘具有爆炸性。该矿开采范围超出批准的矿界和层位,采用落后的巷道式采煤方法,以掘代采。井下用非防爆机动三轮车运输。2006年2月至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