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高龄患者麻醉50例临床观察分析
摘要:目的对高龄患者对症进行麻醉,并观察临床麻醉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法是对应用麻醉术的高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本文采用这种方法对我院自2012年12月~2013年5月收治的5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并根据其病情发展情况进行麻醉方式的选择,观察临床麻醉效果。结果实施不同麻醉方式的患者生命体征均呈现平稳症状,麻醉效果均获得了患者极高的满意率,且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对高龄患者采取不同的麻醉方案有利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麻醉效果。
关键词:高龄患者;麻醉;临床观察;分析
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加,其机体免疫力开始下降,心脏、肾、肺等功能逐渐出现问题,因此在实施手术时为了避免患者术中出现应激反应进而影响手术实施需要对患者进行麻醉,本文根据不同患者机体状况选择不同的麻醉方式,并观察其麻醉效果,现将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2013年5月共收治高龄患者共计50例,对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并根据其病情发展情况进行麻醉方式的选择,观察临床麻醉效果。
我院收治的患者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在71~89岁,平均年龄为(±)岁。其中糖尿病患者有21例,高血压合并心脏病患者有12例,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有10例,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有7例。
,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选择不同的麻醉方式以及麻醉药物,并观察患者麻醉后效果。
,首先应用丙泊酚或者咪唑安定对患者进行麻醉诱导,注射方式为静脉注射法,然后再对患者实施气管插管,将阿曲库铵注射其中,最后采用丙泊酚复合液进行麻醉维持,并观察全身麻醉的效果[1,2]。
、L3,然后将穿刺针从硬膜外进行穿刺直达硬膜外腔,然后将腰麻穿刺针置入硬膜外穿刺针中,观察脑脊液是否流出,如果流出,%的氯化钠溶液注射入产妇蛛网膜下腔中,将腰麻针退出后,[3],采用有效固定方式将导管固定后,采用镇痛泵予以给药镇痛。
,%的布比卡因进行硬膜外麻醉注射,,/()的速度进行泵注,在10min内注射完毕,观察不同药物应用过程中患者镇静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等。
,。其次采用假设检验方法即χ2检验进行计数资料的对比应用。再次应用Student t检测方法进行计量资料的对比应用。最后检测P值,P<,那么数据之间存在差异性,说明其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施椎管内麻醉的患者有26例,在实施麻醉手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均呈现平稳症状,麻醉效果均获得了患者极高的满意率。在全身麻醉中,没有1例患者出现并发症情况,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良好。
。
从表1中可以看出,椎管内麻醉前后患者指标变化不存在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