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一)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4-65页例1,课堂活动,练习十七第1、2题。
课时目标
,能理解图形的放大或缩小。
、理解,动手操作体验图形放大或缩小的过程;掌握图形放大或缩小的方法。
,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感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理解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教学难点:用规范的数学语言描述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准备:课件相关图片、课件、方格纸、火柴等。
板书设计
图形的放大或缩小
形状相同,大小相同——完全相同图形
形状相同,大小不同
图形对应的每一条边放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角度不变——放大或缩小图形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课件展示:制作风景照片:第1张:原照片、第2张:不变的图片、第3张:在原来的照片上放大第4张:在原照片上缩小的照片,第5张:在原来的图片上长变大。提问:今天我们来看一张照片。老师将它进行处理后,大家仔细观察,你喜欢哪几张照片,为什么?(第2、3、4不变形,看起来自然好看)
同学们说得真好!第2、3、4张照片运用了今天我们所研究的知识——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板书课题: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二、探索新知,理解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初步感知图片的放大及缩小
(1)形状相同、大小相同
(课件出示)请同学们仔细观察⒈号2号这两张图片,(两张完全相同的照片)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大小相同、形状相同)大小相同指的是什么?(面积相同)形状相同又是指什么?(两张图片的长和宽分别相等,角度相等。)
教师小结:同学们,我们把两张大小相等、形状也相等的图片叫完全相同的图片;用课件演示进行验证。
板书:两张图片从左往右,形状相同、大小相同,图片不变。
(2)形状相同、大小不同
1)(课件出示)请同学们仔细观察⒈号3号这两张图片,它们有什么相同与不同?(形状相同、大小不同)大小不同指的是什么?(面积不同)形状相同又是指什么?(3号图片的长和宽都放大了,角度相等。)
教师小结:从左往右,图片放大。
2)(课件出示)请同学们仔细观察⒈号4号这两张图片,它们有什么相同与不同?(形状相同、大小不同)大小不同指的是什么?(面积不同)形状相同又是指什么?(4号图片的长和宽都缩小了,角度相等。)
教师小结:从左往右,图片缩小。
2、进一步感知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生活中有放大和缩小的现象,在数学中有这样的现象吗?有!让我们一起来研究数学中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现象。
(1)在方格纸上分别画一个长方形,明明和妍妍也分别画了长方形。请同学们借用方格图仔细观察,明明画的图形与原图形有什么变化?(放大)它是怎样放大的?什么没有变化?(角度不变)(图形的长和宽放大到原来的2倍,也就是对应边的长和宽都成相同的倍数关系。)妍妍画的图形与原图形又有什么变化?它是怎样缩小的?(图形的长和宽都缩小到原来的2倍,也就是对应边的长和宽都缩小相同的倍数关系。)
(2)在方格纸上分别画一个平行四边形,明明和妍妍也分别画了平行四边形。请同学们借用方格图仔细观察,明明画的图形与原图形有什么变化?(放大)它是怎样放大的?什么没有变化?(角度不变)(图形的长和宽放大到原来的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