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连加、连减》教案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小学二年级《数学》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版
内容来源: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
主题:连加、连减
课时:共4课时,第3课时
授课对象:二年级学生
设计者:王银玲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1)使学生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基础上;会计算连加、连减两步式题。
(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连加、连减计算,并说明计算的思路。
(3)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连加、连减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使学生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基础上;会计算连加、连减两步式题。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连加、连减计算,并说明计算的思路。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连加、连减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学生在使学生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基础上;会计算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两步式题。
目标
知识点:1、使学生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方法和简便写法,进一步巩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2、能灵活、正确的计算连加、连减的题目。
 能力点:培养学生正确计算的能力和迁移的能力。
 德育点: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方法和简便写法。
教学难点:能灵活、正确的计算连加、连减的题目,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评价任务
任务1:使学生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方法和简便写法,进一步巩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任务2:能灵活、正确的计算连加、连减的题目
任务3:完成教材第26~27页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学生的学
教师的教
评价要点
环节一
创境激趣
学生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
今年农场的西瓜丰收了,202班的同学去帮助收西瓜,他们分小组进行比赛,下面是他们比赛的统计,你们看到这些数据能提出什么问题?
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
28个 34个 23个
学习目标:
1、使学生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方法和简便写法,进一步巩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2、能灵活、正确的计算连加、连减的题目。
学生必须知道要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
环节二
自主探究
第一组和第二组一共摘了多少个?28+34
第二组和第三组一共摘了多少个? 34+23
第一组和第三组一共摘了多少个? 28+23
第一组比第二组少摘了多少个?34-28
第二组比第三组多摘了多少个?34-23
三组一共摘了多少个?
28+34+23=85
2 8     6 2          
+ 3 4 + 2 3     
  6 2     8 5              
2 8
+  3 4
  6 2
+ 2 3
  8 5
学情预测:
(1)85-40-26=(个)        
 40+26=66(个)  
85-66=19(个)
1)小组合作交流,提问题列算式。
学生会做得让学生练习,说算法。
摘出:28+34+23
小组讨论:怎样计算?
汇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如何计算?
这两种写法有什么不同?为什么第二个简便?
3)我们一共摘了85个西瓜,叔叔用拖拉机运走了40个,小明用推车运作了26个,还剩多少个?
在计算时,能够口算得可以口算,不能口算的进行笔算。
学生列式,并试算。
环节三
反馈矫正
1、课本第8页的第3、4、5题。
+20+16 =90  
90-58-24=8
把每行的三个数加起来。
     24      45     30=99
     48      36     5 =89
     17      18     34=69 # 89 89 69
1、46+25+17      75-28-19
注意书写格式。
2、54+20+16      90-58-24
能口算的不必列竖式。
 3、把每行的三个数加起来。
     24      45     30
     48      36     5
     17      18     34
会正确的完成习题。
环节四
拓展创新
26+(24)-20=30 73+5+(20)=98
会正确填出合适的数。
学生学会画图的方法
+()-20=30 73+5+()=98
开放题:路边有一行树,共8棵,每两棵之间相隔3米,从第1棵到第8棵树间共有多少米?(教给学生画图的方法)
会正确填出合适数。
学生学会画图的方法。
全课小结,
学生尝试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