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7
文档名称: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ppt

格式:ppt   大小:556KB   页数:4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ppt

上传人:kunpengchaoyue 2018/7/31 文件大小:55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秦朝西汉初汉武帝


宋明明清
一、儒家思想的发展脉络
兴起
蔚然大宗
遭到打击
复苏
正统
新的儒学体系
批判时代特色
第一阶段:前秦儒家思想,儒学的勃兴
第二阶段:董仲舒的改造,成为正统思想
第三阶段:程朱理学,新的儒学体系
第四阶段:对儒学批判继承,构建时代特色的新思想
----春秋儒家思想的出现
      ----战国孟子荀子发展儒家思想
      ----秦朝焚书坑儒
      ----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魏晋南北朝儒学危机
      ----唐宋后三教合一
      ----宋明理学
      ----明清对传统儒学的批判
二、战国时期的主要学派及其思想
儒家学派--孔子、孟子、荀子
生平著述:
春秋鲁国人,“三家一创”;《诗》《书》《礼》《易》《春秋》和《乐》
学说:
①政治学说:A、“仁”(仁者爱人) B、“礼”(“克己复礼”) C、“为政以德”
  ②哲学观点(天命观,畏天命):“敬鬼神而远之”
 
历史地位:①所倡导的儒家思想被后人发扬光大,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②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③后人整理孔子言行为《论语》,尊孔子为圣人,历世景仰。
孔子
政治思想:
思想核心:“仁”
“仁”就是爱人;克己复礼
实现“仁”,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与人”
主张“为政以德”,取信于民,包含民本思想
教育思想
《六经》
举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
教育方法:因材施教
思想地位
我国古代大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创始人是春秋时期的孔子,孔子死后,“儒分为八”,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以孟轲为代表的“孟氏之儒”和以为荀子为代表的“孙氏之儒”。
     孟轲,《孟子》一书中记载了他的言论和思想。他的政治思想是“仁政”,其内容可归纳为实行“井田制”、尊贤尚能和“省刑罚,薄税敛”三个方面。他还提出了著名的民贵君轻思想,这一民本思想,是庶民社会地位不断提高在思想领域里的反映,把我国古代重民思想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在哲学思想上,他提出了“性善论”。
   荀子,有《荀子》32篇***。他认为治理国家主要靠礼仪道德,同时主张把法制作为礼的补充形式。主张“法后王”的进步历史观,受到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欢迎。他的自然观是唯物主义的,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的进取思想。主张“性恶论”,是一种唯心主义先验论,但强调后天对人的作用,有一定的进步性。
孟子
思想的内容
1、仁政学说。提出“民为贵,
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主张
2、伦理观:性本善。
地位
著作:《孟子》
成为“亚圣”
荀子
主要思想
伦理观:性恶论
政治上:仁义、王道,以德服人;“君舟民水”,礼法并施
孟子、荀子的贡献:对儒家思想加以改造和总结,吸收其他学派的积极成分,使儒学体系更完整,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比较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异同
孔子
孟子
荀子

仁的思想
民本思想

人性论
爱人
为政以德
性相近
仁政
仁义
民贵君轻
君舟民水
性善论
性恶论
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
学派
代表
主要思想
墨家
墨子
(创始人)
道家
老子
(创始人)
庄子
法家
韩非子
(集大成者)
“兼爱”
认为世界万物的本源是“道”
“非攻”
“尚贤”
继承老子的学说,把世间万物都看作是相对的。
主张以法治国
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
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节俭
孔子思想对后世中国人的影响很大!
“仁”对中国人为人处世产生极大影响,形成了中国人谦恭的性格;他倡导的“礼”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规定了应当为、可以为、不得为的行为方式,具有很强的规范性,限制了中国人的创新思维,造成了中国社会发展的一大观念障碍。他所强调的“不怨天,不尤人”,不正视矛盾,不具开拓精神,形成中国人内敛的性格特点。
“礼”作为中国宗法分封与专制集权农耕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中华民族精神素质的修养起了重要作用。“礼”一方面促进了个人道德品质的完善,也促进了家庭伦理关系的协调,形成了中国特有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敬老爱幼、团结和睦的家庭伦理关系。这种通过修身、齐家而形成的道德修养和家庭伦理,逐渐积淀成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