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施工后浇带浅议.docx

格式:docx   大小:597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施工后浇带浅议.docx

上传人:wz_198613 2018/7/31 文件大小:59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施工后浇带浅议.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施工后浇带浅议
在高层建筑物中,由于功能和造型的需要,往往把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连在一起,裙房包围了主楼的大部分。从传统的结构观点看,希望将高层与裙房脱开,这就需要设变形缝;但从建筑要求看又不希望设缝。因为设缝会出现双梁、双柱、双墙,使平面布局受局限,因此施工后浇带法便应运而生。
一、施工后浇带的功能
施工后浇带分为后浇沉降带、后浇收缩带和后浇温度带,分别用于解决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间差异沉降、钢筋混凝土收缩变形相减小温度应力等问题。这种后浇带一般具有多种变形缝的功能,设计时应考虑以—种功能为主,其他功能为辅。施工后浇带是整个建筑物,包括基础及L:部结构施工中的预留缝(“缝”很宽,故称为“带”),待主体结构完成,将后浇带混凝土补齐后,这种“缝”即不存在,既在整个结构施工中解决了高层主楼与低居裙房的差异沉降,又达到了不设永久变形缝的目的。
二、施工后浇带的作法
一般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的基础同时施工,这样回填土后场地平整,便于上部结构施工。对于上部结构,无论是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同时施工,还是先施工高层,后施工低层,同样要按施工图预留施工后浇带。
对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连接的基础梁、上部结构的梁和板,要预留出施工后浇带,待主楼与裙房主体完工后(有条件时再推迟一些时间),再用微膨胀混凝土将它浇筑起来,使两侧地梁、上部梁和板连接成一个整体。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把高层与低层的差异沉降放过一部分,因为高层主楼完成之后,一般情况下,其沉降量已完成最终沉降量的60%-80%,剩下的沉降量就小多了,这时再补齐施工后浇带混凝土,二者差异沉降量就较小—厂,这部分差异沉降引起的结构内力,可由不设永久变形
缝的结构承担。对于施工后浇收缩带,宜在主体结构完工两个月后侥筑混凝土,这时估计计混凝土收缩量已完成60%以上。
施工后浇带的位置宜选在结构受力较小的部位,一般在梁、板的变形缝反弯点附近,此位置弯矩不大,剪力也不大;也可选在梁、板的中部,弯矩虽大,但剪力很小。在施工后浇带处,混凝土虽为后浇,但钢筋不能断。如果梁、板跨度不大,可一次配足钢筋;如果跨度较大,可按规定断开,在补齐混凝土前焊接好。后浇带的配筋,应能承担由浇筑混凝土成为—整体后的差异沉降而产生的内力,  一般可按差异沉降变形反算为内力,而在配筋上予以加强。后浇带的宽度应冬虑便于施工操作,并按结构构造要求而定,一般宽度以700—1000mm为宜。
施工后浇带的断面形式应考虑浇筑混凝土后连接牢固,  一般宜避久留直缝。对于板,可留斜缝;对于梁及基础,可留企口缝,而企口缝又有多种形式,可根据结构断面情况确定。
后浇带模板拆除应具备的条件? 
    后浇带处混凝土不连续,较易出现安全和质量问题,故此部分模板拆除和支顶应在施工技术方案中明确规定。(GB50204规定)
    对于后浇带模板拆除,规范规定很不明确,大家能否提供一些具体的指导性要求?
后浇带的模板拆除时间应该是混凝土强度达到100%后方可拆除,而且高层建筑后浇带位置都是重叠的,在达到100%强度后也应该视情况定!最起码要保证最上面一层能有3层的支撑!
我觉得后浇带在未浇注之前,相当于把原来的连续梁(板)结构变成了悬臂结构,该位置混凝土强度不达到100%,不能拆除模板!
我们在现场一般是按普通梁、板结构的要求做,反正规范没说这个要求不适用于后浇带。
偶尔会碰到较真的监理,这时就把方案提交给设计院,让他们复核结构是否能满足施工要求,不行的就要求从设计上想办法,直到满足为止。
如果设计院说不关他们的事,就翻规范给他们看,《砼设计规范》有“对于现浇结构,
必要时应进行施工阶段的验算”的要求。
由于后浇带处原来的连续梁(板)结构是变成了悬臂结构,所以我们的作法一般是这样的,待砼强度达到100%后拆模,同时在后浇带处进行加固,施工时不能大面积拆模,一般一跨一跨循环进行,加固支撑的拆除应在后浇带浇注后拆除。
后浇带
百科名片
  
后浇带平面
后浇带是在建筑施工中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温度、收缩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基础底板、墙、梁相应位置留设临时施工缝,将结构暂时划分为若干部分,经过构件内部收缩,在若干时间后再浇捣该施工缝混凝土,将结构连成整体。后浇带的浇筑时间宜选择气温较低时,可用浇筑水泥或水泥中掺微量铝粉的混凝土,其强度等级应比构件强度高一级,防止新老混凝土之间出现裂缝,造成薄弱部位。设置后浇带的部位还应该考虑模板等措施不同的消耗因素。
目录
定义
作用
分类
后浇带的设计要求
后浇带接缝处的断面形式、钢筋处理及砼浇筑
编辑本段
定义
英文名称:post-cast strip。
后浇带是既可解决沉降差又可减少收缩应力的有效措施,故在工程中应用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