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
文档名称:

专题,停留时间函数及示踪法测定停留时间分布函数.ppt

格式:ppt   大小:1,052KB   页数:2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专题,停留时间函数及示踪法测定停留时间分布函数.ppt

上传人:luyinyzha 2018/7/31 文件大小:1.03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专题,停留时间函数及示踪法测定停留时间分布函数.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专题十、停留时间函数 及示踪法测定停留时间分布函数
2008年11月24
停留时间函数及示踪法测定停留时间分布函数
一、停留时间函数
a 、液龄分布函数 E(t)
b 、累积液龄分布函数 F(t)
c、内龄分布函数故 I(t)
d、平均停留时间
二、示踪法测定停留时间分布函数
1、脉冲示踪法
2、阶跃示踪法(阶梯信号法)
三、统计参数
活塞流反应器与CSTR都是理想的反应器模型,在化工中可以用来作为一些反应器的近似代表。
在水处理中,往往容积要比化工反应器大几十倍到几百倍以上的反应器,偏离这种理想反应器的程度就很大(死角、短路流、沟流等)。
水处理中研究一般反应器偏离理想反应器的常用方法是对水在反应器中的停留时间分布(停留时间函数)进行分析。假定水流稳定。
实际反应器中液体流动状况
实际反应器中液体流动状况
讨论停留时间函数之前,对反应器进出口边界条件加以界定。
物料通过反应器进口断面不能重新出进口闭口的进口。
物料通过反应器进口断面能够重新出进口开口的进口。
物料离开出口断面不能再回到反应器之中闭口的出口。
物料离开出口断面能够再回到反应器之中开口的出口。
图Ⅰ反应器进出口类型
上图Ⅰ中,整个反应器属于闭口—闭口型。将其分成三段来研究时,即
Ⅰ、Ⅱ、Ⅲ三个反应器,分别为闭口—开口、开口—开口、开口—闭口三种类型。
通常把反应器的容积V除以流量Q所得的值称为停留时间,这只是一种平均停留时间的概念。实际上,在某一时刻进入反应器的液体体积所含的无数微元中,每一个微元在反应器中的停留时间都是不同的(理想活塞流除外)。这一现象称为停留时间的展形。
为了研究这一现象,定义了以下三个分布函数和平均停留时间。
液龄分布函数 E(t);
累积液龄分布函数 F(t);
内龄分布函数故 I(t);
平均停留时间。
一、停留时间函数
c、内龄分布函数I(t) ( internal age distribution function )
定义:在某一时刻反应器内所含的物质中(水、水中杂质),其停留时间在
t 与 t+dt 间所占的分数是 I(t)dt。
对理想CSTR,由于完全混合,出流中物质分布实际是内部分布的代表,则
——(10-4)
——(10-5)
其他反应器则不存在以上关系。
I(t)与F(t)之间还存在以下关系:
——(10-6)
Q-流量;
V-反应器容积。
I(t) 曲线
证明式10-6:
从0 t 时间流进反应器的物质由两部分组成:
累积在反应器中的部分和流出反应器的部分。
以C0表示t时间内流进反应器的物质的浓度。
则流入的物质总量:
累积部分:
流出部分:
物料衡算得:
对时间t 微分并略去下标:
两边除以
带入
~
某一时刻t2(t2<t)
流出反应器的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