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11
文档名称:

初级会计实务课件.ppt

格式:ppt   大小:1,885KB   页数:8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初级会计实务课件.ppt

上传人:yixingmaoh 2018/8/1 文件大小:1.84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初级会计实务课件.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初级会计实务
第1章资产

货币资金是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处于货币形态的资产,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
考情分析
本讲近三年考试题型主要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和判断题,2011年试题分数为1分,2010年试题分数为2分,2009年试题分数为5分,分值不高,属于不重要的章节。
重点掌握现金清查的会计处理;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作用和其他货币资金包括的内容。

一、库存现金
、由出纳经管的货币。
根据国务院颁布的《现金管理暂行条例》规定,单位可使用现金支付的款项有:
(1)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
(2)个人劳务报酬;
(3)根据国家规定颁发给个人的科学技术、文化艺术、体育等各种奖金;
(4)各种劳保、福利费用以及国家规定的对个人的其他支出;
(5)向个人收购农副产品和其他物资的价款;
(6)出差人员必须随身携带的差旅费;
(7)结算起点(1000元人民币)以下的零星支出;
(8)中国人民银行确定需要支付现金的其他支出。
除上述情况可以使用现金支付外,其他款项的支付均应通过银行转账结算。
【解释】零星支出受结算起点1000元的限制,其他支出不受1000元结算起点的限制。比如出差人员随身携带5000元现金。

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单位周转使用的备用金,应在“其他应收款——备用金”账户核算,也可以单独设置“备用金”账户核算;不得在“库存现金”账户核算。
【解释】备用金是指为了满足企业内部各部门和职工个人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而暂付给有关部门和人员使用的备用金。对于备用金,可以通过“其他应收款——备用金”核算,也可以单独设置“备用金”科目。借方登记备用金的领用数额,贷方登记备用金使用数额,余额在借方,表示暂付周转使用的备用金数额。备用金的管理包括:
(1)定额管理:指财会部门对经常需要使用备用金的部门核定备用金定额,并按核定的定额付备用金,定额备用金使用后报销时,财会部门按照核准的报销金额付给现金,补足备用金。其核算过程如下:
①按定额拨付备用金:
借:其他应收款——备用金
贷:库存现金
②使用后报销时(花多少补多少,花掉的计入成本费用,“补”是指用现金补足花掉的)分录如下:
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
贷:库存现金
(2)非定额管理:财务部门根据企业内部某部门或个人的实际需要,一次付给现金,使用后持有关原始凭证报销,报销时财会部门根据所付款项和应报销的金额进行清算,若有余款全部收回,若不足,则补足差额。其核算过程如下:
①按实际数额拨付备用金:
借:其他应收款——备用金(××)
贷:库存现金
②使用后报销时(实报实销,多退少补)
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
库存现金(原借多了,由经办人员退回的现金)
贷:其他应收款——备用金(××)
或:
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
贷:其他应收款——备用金(××)
库存现金(原借少了,应补给经办人员的现金)
【解释】实行定额管理“备用金”科目的金额平时不做变动,只有企业改变备用金的定额时才做变动。
【解释1】借方记入管理费用,也称为计入当期损益,当期损益是指影响利润表中净利润的内容或项目,也就是说只要影响到了净利润均称为影响了当期损益;所以当期损益不是一个会计科目而是当期费用或收益的概念。
【解释2】“待处理财产损益”科目,期末应无余额,由于其不符合资产定义,所以不能列入资产负债表;如果到期末并没有批准则先进行预处理,待批准之后有差额再进行调整。
【解释3】借方登记管理费用会减少企业的营业利润和利润总额。
②现金溢余,属于应支付给有关人员或单位的,计入其他应付款;属于无法查明原因的,计入营业外收入(关键点)。
报经批准前: 借:库存现金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报经批准后: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其他应付款(应支付给有关人员或单位的)
营业外收入(无法查明原因的)
、存款种类等设置“银行存款日记账”,根据收付款凭证,按照业务的发生顺序逐笔登记。每日终了,应结出余额。
【相关链接】每日终了,也应当在现金日记账上结出余额。
(重点)(2008年多选、2007年判断)
(1)“银行存款日记账”应定期与其开户银行转来的“银行对账单”的余额核对相符,至少每月(关键点)核对一次。
(2)企业银行存款账面余额与银行对账单余额之间如有差额,应通过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调节,如果没有记账错误,调节后的双方余额应相等。
(3)企业银行存款账面余额与银行对账单余额之间不一致的原因除记账错误外,还因为存在未达账项。发生未达账项的具体情况有四种:
一是企业已收款入账,银行尚未收款入账(企业账上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