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RFID 固定资产管理解决方案
无锡国硕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背景
随着21世纪数字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们已经非常重视运用网络环境以及数字化技术进行信息交流和信息管理;智能化管理模式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众多成功企业借助各种数字技术,帮助企业改善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使企业在社会竞争中占据更加有利的地位。
目前如何管理日益庞大的企业固定资产成为一个难题。因此需要一套完整的资产管理方案,建构一个具备有永续纪录、设备管理、详细报表、信息整理等需求的系统,以确实引导资产进行管理工作。
在旧式的管理制度,通常是依据纸制进行检查,便会容易产生以下缺点:
①资产管理人员须手动填写各项设备数据及检查设备数目和状态,动作繁杂,麻烦且耗时、容易出错。
②资产纪录纸张容易污损、遗失,保存不易。
③资产巡检结果须人工输入计算机,浪费人力资源。
④资产管理人员容易在精神状况不继或其它因素影响之时,产生检查错误之状况而造成不可弥补的错误。
⑤由于人为的不规范操作易导致巡检结果的容易资产的流失,混乱等。
问题存在
RFID应用资产管理优势
读取方便快捷
数据的读取无需光源,甚至可以透过外包装来进行。采用无自带电池的被动标签时,有效识别距离可达到2-6米;
识别速度快
标签一进入磁场或电磁波发射范围内,解读器就可以即时读取其中的信息,而且能够同时处理多个标签,实现批量识别;
数据容量大
数据容量最大的二维条形码(PDF417),最多也只能存储2725个数字;若包含字母,存储量则会更少;RFID标签则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扩充到数十K;
使用寿命长,应用范围广
其无线电通信方式,使其可以应用于粉尘、油污等高污染环境和放射性环境,而且其封闭式包装使得其寿命大大超过印刷的条形码;
标签数据可动态更改
利用编程器可以向写入数据,从而赋予RFID标签交互式便携数据文件的功能,而且写入时间相比打印条形码更少;
更好的安全性
不仅可以嵌入或附着在不同形状、类型的产品上,而且可以为标签数据的读写设置密码保护,从而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动态实时通信
标签以与每秒50~100次的频率与解读器进行通信,所以只要RFID标签所附着的物体出现在解读器的有效识别范围内,就可以对其位置进行动态的追踪和监控。
RFID频段比较
资产安全管理业务适合采用860~960MHz频段,俗称超高频(UHF)
频率
低频
高频
超高频
微波
KHz
MHz
MHz
860~960 MHz
GHz
识别距离
<60 cM
~ 60 cM
50~100 M
~ M~5 M
~100 M(A)
~1 M以内(P)
~50(A)
一般特性
-比较高价
-几乎没有环境变化引起的性能下降
-比低频低廉
-适合短识别距离和需要多重标签识别的应用领域
-长识别距离
-实时跟踪、对集装箱内部湿度、冲击等环境敏感
-先进的IC技术使最低廉的生产成为可能
-多重标签识别距离和性能最突出
-特性与900频带类似
-受环境影响最多
运行方式
无源型
无源型
有源型
无源型/有源型
无源型/有源型
识别速度
低速高速
环境影响
迟钝敏感
标签大小
大型小型
方案步骤概要1
资产建档管理
企业资产采购验收入档后,操作人员使用RFID发卡机为新增设备发RFID资产管理标签,标签内包括写入资产编号、资产名称、采购日期、保管人员、资产状态及相关人员电话等其他信息,标签粘贴或悬挂与资产表面,至此系统记录资产入库完成。RFID资产管理标签将随资产生命周期共同使用,方便操作人员今后工作中资产的领用,退还,盘点和报损。
资产领用管理
企业使用在库资产时操作人员使用RFID手持终端读取资产上标签信息,确认取用资产正确后使用手持设备修改RFID资产管理标签数据,系统自动修改资产出库、资产领用人、资产状态等相关信息,资产出库操作一步完成,减少操作人员工作强度,减少出错率。
资产使用人变更时操作人员只需使用RFID手持终端读取资产上所附RFID资产管理标签信息,确认信息后使用手持终端改写使用人信息,系统将自动修改其它相关信息,方便操作人员工作。
标签在固定资产管理中的应用对象
备注:红圈为标签相应粘贴建议位置
系统实现功能
1)资产日常管理功能——主要包括固定资产的信息新增、修改、转移、删除日常工作
2)固定资产月报——根据部门、时间、人员等条件查询分类统计月(年)报本月增加固定资产月报、本月减少固定资产月报、并提供打印功能
3)固定资产综合查询——可以对单条或一批固定资产的情况进行查询,查询条件包括资产名称,资产使用人员、资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