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设备维修综合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初探
一、前言
设备在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评估设备维修系统的综合绩效,对于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建立企业的竞争优势至关重要。分析影响设备维修系统综合绩效的因素,建立设备维修系统综合绩效的评估指标体系,是科学、全面、客观地评估设备维修系统综合绩效的关键环节。
二、建立评估指标体系的原则
为了综合、全面、真实地反映维修系统的综合绩效,建立评估指标体系时应遵循如下原则。
1、科学性原则
评估指标体系的科学性主要反映在适度性和合理性两个方面。适度性就是要对评估因素进行筛选,去粗取精,避免过多过乱,或者过于简单。合理性就是要把握明确导向和排除主观差异两个方面的问题,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一定要能够体现设备维修工作的发展方向,有利于加强对设备维修工作的管理。
2、全面性原则
设备维修系统综合绩效的评估是对设备维修过程和结果的综合评估,设备维修过程中的因素很复杂,一些因素可能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在评估指标体系设计和评估指标确定时,要对复杂的因素进行高度概括、总结,选择最具代表性的评估因素作为评估体系的组成部分。要尽量使每个评估指标相对独立,不能相互涵盖。所以,必须考虑评估因素之间的关系、层次和性质,尽可能地反映评估对象的全部。
3、可靠性原则
评估指标体系既要有定性指标,又要有定量指标,能定量的指标要尽量采用定量计算,不能定量的则采用定性描述法分析。评估指标数据来源要相同,指标数据要真实可靠,这样才能保证评估结果的真实性。
总之,建立设备维修系统综合绩效的评估指标,既要突出主要因素的影响,又要兼顾次要因数的影响。
三、设备维修系统综合绩效的评估因素分析
设备维修系统的综合绩效,不但通过设备维修的结果——维修质量反映出来,而且还要受到维修过程中维修队伍、维修工具、维修备件、维修制度、维修计划等因素的影响。
1、维修质量
设备维修系统的综合绩效,能通过设备维修的结果即维修质量直接反映出来。在实际工作中,维修质量的好坏可以用以下指标衡量。
1)设备有效作业率
设备维修质量的好坏,能直接通过设备在时间单位内所创造的经济价值来反映,设备有效作业率通过设备在单位时间内,设备的实际产量与理论产量的百分比值来衡量设备维修质量。
2)设备故障率
对于某些设备,经过技术改造后其实际生产能力超过原设计的生产能力,设备有效作业率难以直接反映出设备维修质量,还必须用设备故障率指标。设备故障率是用设备在单位时间内,设备的故障停机时间占设备实际开动时间与故障停机时间之和的百分比来衡量设备维修质量。
3)设备维修费用率
反映设备维修质量的经济指标。企业原用的考核指标是设备维修费用,而将设备维修费用与产量挂钩,更能反映出设备维修费用对设备维修系统综合绩效的影响。设备维修费用率是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单位时间内投入的设备维修费用与获得的总产值之比。
4)设备完好性
是反映设备维修质量的技术指标。设备完好性考核设备的操作系统、传动系统、润滑系统、电气系统、机械配合精度、零部件的齐全、内外保养、安全防护装置等方面是否达到设备技术标准中有关设备完好性的要求,它能较为准确地反映设备的技术状况。
2、维修队伍
人的因素是维修质量得到保证、过程得到控制的关键因素。设备维修队伍主要由两部分人员组成:一是能够组织维修作业,解决和处理设备维修工作中出现的各种技术问题,熟悉维修技术发展趋势和能够运用最新科技成果于维修管理和维修作业中的技术人员;二是大量的能熟练掌握维修技能和操作技能的维修工人。
1)技术人员
设备维修技术人员必须系统地掌握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熟悉与本职工作相关的各项技术和业务流程、技术标准和规范,能较好地组织不同部门的相关技术人员和维修人员开展设备综合诊断分析、维修计划的制定和维修实施工作。
设备技术人员对维修系统综合绩效的影响主要技术人员的中高级职称人数比例、技术水平、工作态度、管理水平来表示。
2)维修工人
设备维修工人必须有较强的维修方面的实际操作能力,只有经过维修生产实践,对生产过程比较熟悉,对影响设备质量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的因素有所了解,才能发现问题,有的放矢地实施维修作业。
设备维修工人对维修系统综合绩效的影响主要用设备维修工人的技师中高级工人数比例、维修操作水平、工作态度来表示。
3、维修工具
指设备维修所需的各种机械、电器、仪器以及试验装置等。维修工具的完好和配套情况是制约维修系统综合绩效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多种维修模式并存、状态监测维修广泛采用的情况下。维修工具不完备,维修手段落后,势必使维修时间延长,降低维修效率,以至影响生产。预防维修和状态监测维修都必须以设备的技术状态为基础。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