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扬想象风帆,品古诗词曲神髓.doc

格式:doc   大小:53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扬想象风帆,品古诗词曲神髓.doc

上传人:小博士 2018/8/1 文件大小:5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扬想象风帆,品古诗词曲神髓.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扬想象风帆,品古诗词曲神髓
中国古诗词曲语言高度凝练,寥寥的几行文字往往隐含了众多的物象、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主题,教师须借助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扫除阅读的语言障碍,把意思讲清楚讲透彻。教师要能善于诱导学生的形象思维,启发学生展开大胆的联想和想像,把学生带进古典文学的意境中去,让学生身临其境地领略古典文学的意境,产生情感的共鸣,从而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审美能力、鉴赏能力。
一、欣赏音乐,激发想象
中国自古有“看景不如听景”的说法,“听”可引发学生无限遐想,增强学生的形象思维。所以,古诗词曲的教学,可借助音乐播放,营造一种特定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无穷无尽、多姿多彩的想象,使之有声、有色、有形、有情,引导学生走进古诗词曲的美妙的意境。如在一曲《空山鸟语》的轻柔舒缓里去领悟《题破山寺后禅院》的幽深寂静;在一曲《思乡曲》的淡雅感伤中品味《天净沙•秋思》浓浓的思乡情怀;在一首《三国演义》主题曲的慷慨激越中领略《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的豪情万丈。闭上双眼,聆听音乐,用想象去勾画诗的图景,让心灵徜徉在那无尽的诗的意境中,感受诗人的内心情感,引发学生情感共鸣。
如教学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时,教师可先播放一曲《思乡曲》,学生闭眼倾听,这种淡雅感伤的氛围漫溢全班,学生们不知不觉地走进了诗的意境。播完音乐,再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有的说:
“这首曲子忧伤感人,使人联想起羁旅他乡之苦。”有的说:“这首曲子悲凉凄婉,使人感受到浪迹天涯的思乡情怀。”有的说:“这首曲子忧伤淡雅,使人感受到悲凉的心情。”学生踊跃发言,教师边引导边小结,使学生在理解这首曲子的基础上,更准确地把握的思想感情。
通过播放音乐,直接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可以取得更好的古诗词曲教学效果。
二、创设情景,发挥想象
诗词曲的鉴赏有一个由景入境、由境入情、由情入理的过程。应用多媒体课件中精美的界面设计、古朴典雅的音乐,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可使学生更快地进入意境。
如教学辛弃疾的《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时,教师在屏幕上先后播放七张图片,让学生选择符合该词内容的图片。学生能通过对词中的内容分析,从中找出有:清风、明月、星辰、疏雨、树林、鸟鹊、鸣蝉、稻田、蛙声、青山、茅屋、神庙、小路、溪流、人物等物象的图画。学生在选择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对思想感情进行探讨,并从中体会出那种丰收在望的喜悦之情。这时老师再指导学生把这些物象有机联系起来,调动学生各种感觉器官(视觉、听觉、嗅觉等),展开联想和想象,循着的足迹,走进这如诗如画的意境中:月色如水,月光静静地倾泻在林间,惊动了栖息在树枝上的鸟鹊。一阵清风送来了悦耳的蝉声。稻花香味浓郁,蛙鸣如潮,一派丰收的景象。忽然,几朵乌云遮住了明月,只剩下七八颗星星在天边眨着眼。几点零星小雨洒落在山前。
“我”急忙找个避雨的地方,走过一条小路,绕过一条小溪。啊!“我”旧时住过的茅屋就出现在土地神庙的树林边了!这是多么清幽闲适的江南山村夏月夜啊!通过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师生一同跨越了时空,走近了古人,受到了生命哲理的启迪,得到了艺术美的享受。
再如教学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时,要求学生画出诗中的图画。先引导学生通过诗中的内容分析该诗的意象:钱塘湖、孤山、僧寺、贾亭、湖水、白云、黄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