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广州市轨道交通四号线工程
万胜围—车陂南—车陂南铁门处上下行线控制基标贯通测量、相邻区间控制基标与铺轨控制基标联测及沉降位移监测测量方案
编制:____________
审批:
建总前期:
中铁隧道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广州地铁测量队
二OO九年十月
广州市轨道交通四号线工程
一、工程概况
工程总工期: 2005年8月1日~2011年6月30日。四号线万胜围—车陂南—车陂南铁门处,里程YAK14+005至YAK11++570 (其中万胜围—车陂南—车陂南铁门处上下行线控制基标贯通测量、相邻区间控制基标与铺轨控制基标联测及沉降位移监测)。
二、测量工作内容
为了确保广州市轨道交通四号线万胜围—车陂南—车陂南铁门处上下行线控制基标贯通测量、相邻区间控制基标联测及沉降位移监测、区间隧道上下线分别与四号线车车上下线工程的衔接隧道精确贯通,中铁隧道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受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委托(见广州市轨道交通四号线南、北延段控制测量及施工测量检测工程项目合同文件,编号:J4KC040)承担该项目工作,现需要将(四号线万胜围—车陂南—车陂南铁门处与既有线车陂南站)施工隧道内控制点与既有四号线车车区间与既有线车陂南站上下线隧道内已知控制基标点上下线分别进行贯通测量、联测、断面和控制基标测量及沉降位移监测。
三、贯通测量的要求
1、平面贯通测量
:当两相向开挖的隧道贯通后,应及时进行平面贯通测量。贯通测量作业时,利用贯通面两边的已知控制导线点,在贯通面两侧设3个左右的导线点,并在贯通面附近设一点(临时点也可),这些点与洞内已知导线边形成附合导线,采用坐标法从两端测定贯通点坐标差,并归算到预留洞门的断面和中线上。外业资料满足要求后,求算贯通误差,判断贯通是否满足≤±50mm的要求。具体标准见下表2.
:贯通误差求出来后,应进行贯通误差的调整。贯通误差的调整应符合下列要求:方位角贯通误差分配在未衬砌地段的导线角上;计算贯通点坐标闭合差,坐标闭合差在贯通地段导线上,按边长比例分配,闭合差很小时也可按坐标平差处理。
:进行贯通前应先检测地下已知控制导线点、边的稳定情况,选用稳定的地下导线边、点作为贯通测量的起始边、点。
2、高程贯通测量
当两相向开挖的隧道贯通后,应及时进行高程贯通测量。高程贯通测量按照国标GB50308-
2008对精密水准测量要求进行作业,使用水准仪从贯通面两端测定贯通点的高程,其互差即为竖向贯通误差。求出高程贯通误差后,判断贯通是否满足≤±25mm的要求。具体标准见下表2.
在贯通面两侧没衬砌地段进行高程贯通误差调整,求出各点调整后高程,用以指导相应地段施工。
地面控制测量
联系测量
地下控制测量
总贯通中误差
横向贯通中误差
≤±25mm
≤±15mm
(≤±20mm)
≤±30mm
≤±50mm
纵向贯通中误差
L/10000
竖向贯通中误差
≤±15mm
≤±9mm
≤±15mm
≤±25mm
注记
(≤±20mm)为竖井联系测量有趋近导线时采用值。表列精度指标
为各级测量方案设计的依据。
表2
四、线路中线调整测量(联测)
隧道贯通后,地下导线则由支导线经与另一端基线边联测变成了附合导线,支线水准也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