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信息管理概论
授课对象:2005级信息管理与信息
系统专业
主讲人:罗曼
期中考试 40%
期末考试 60%
要求不高:希望大家都能考到“90分”。
考试分数结构
第一章信息管理产生的背景
信息管理的学科定位
管理思想的演变过程
一、信息管理的学科定位
信息管理是管理学的一个分支,它是20世纪后半期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管理的需要而出现的一个新兴学科。
管理学
会
计
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
企
业
管理
旅游管理
技术经济及管理
财务与投资管理
产业组织与管理
营销学
项目管理
物流管理
信息
管理
生产与运作管理
金融学
……
北京大学
信息管理系
清华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
二、管理思想的演变过程
古典管理理论(20世纪初—30年代)
新古典管理理论(20世纪30年代—60年代)
现代管理理论(20世纪60年代—)
摩西的岳父对他说:“你这种做事的方式不对头,你会累垮的。你承担的事情太繁重,光靠你个人是完不成的。现在你听我说,我要给你一个建议……你应当从百姓中挑选出能干的人,封他们为千夫长、百夫长、五十夫长和十夫长,让他们审理百姓的各种案件。凡是大事呈报到你这里,所有的小事由他们去裁决,这样他们会替你分担许多容易处理的琐事。如果你能够这样做事,这是上帝的旨意,那么你就能在位长久,所有的百姓都将安居乐业。”
在公元前370年,希腊学者瑟诺芬(Xenophon) 曾对劳动分工作了如下论述:“在制鞋工厂中,一个人只以缝鞋底为业,另一个人进行剪裁,还有一个人制造鞋帮,再由一个人专门把各种部件组装起来。这里所遵循的原则是:一个从事高度专业化工作的人一定能工作得最好”。--------他的这一管理思想与后来科学管理的创始人泰勒以及斯密的某些思想非常接近!
在15世纪的意大利,曾出现过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和历史学家马基埃维利,他提出了四项领导原理:
(1)领导者必须要得到群众的拥护。
(2)领导者必须具备维护组织内部的内聚力。(3)领导者必须具备坚强的生存意志力。(4)领导者必须具有崇高的品德和非凡的能力。
亚当·斯密( Adam Smith)1776年发表《国富论》:核心- 市场与分工
“如果一名工人没有受过专门的训练,恐怕工作一天也难以制造出一枚针来。如果希望他每天制造20枚针那就更不可能了。如果把制针程序分为若干项目,每一项就都变成一门特殊的工作了。一个人担任抽线工作,另一个人专门拉直,第三个人负责剪断,第四个人进行磨尖,第五个人在另一头上打孔并磨角。这样一来,每天可以生产48,000枚针,生产效率提高的幅度是相当惊人的。”
劳动分工之所以能够提高生产率,是因为它提高了每个工人的技巧和熟练程度,节约了由于变换工作浪费的时间,以及有利于机器的发明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