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工商管理专业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分析和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能力,能够在工商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等从事管理工作,具有创新创业精神、良好职业素养、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
1. 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 掌握工商管理实践领域的基本管理方法和技术;
3. 熟悉我国企业管理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国际企业管理的惯例与规则;
4. 具备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企业管理工作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5. 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和实践前沿与发展动态;
6. 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以及基本的创业能力。
三、学制、在校学习年限及授予学位
: 4 年
: 3-6 年
: 管理学学士
四、主干学科及相近专业
: 工商管理类
: 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
五、核心课程
管理学、经济学、会计学、经济法、市场营销学、财务管理学、生产运作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组织行为学、战略管理
六、培养方案总体规划
为充分体现管理学院本科培养“重实践、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和国际化”的三个主打特色,结合社会需求热点,培养方案中将专业选修课程设置为创新创业、互联网营销、财务、国际商务、英语(双学位)、日语(双学位)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辅修)八个方向,实现选修课程学院内部平台化,学生可以根据个人意愿自主选择。
课程学时、学分分配
课程性质
学分、学时
课程类别
必修
限选
任选
合计
学分
学时
学分
学时
学分
学时
总学分
学分百分比
理论课学分百分比
总学时
/周
学时百分比
通识课程
55
936
3
56
7
112
2136
学科基础课程
384
专业课程
24
408
15
240
小计
1728
3
56
22
352
100
100
其中实践环节教学学时:224 占总学时百分比:
/
/
实践教学
33
33周
33
/
43周
/
创新能力
6
4
10
/
/
合计
9
26
100
2136+43周
所占总学分比例
100
七、创新创业能力与综合素质拓展学分要求
1. 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倡导和鼓励大学生发展个性,积极参与科学研究、创新创业活动、科技竞赛、素质拓展及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激发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科学素质和艺术修养,在本科学生中设立“创新创业能力与综合素质拓展”学分。
2. “创新创业能力与综合素质拓展”学分化是根据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特点,所制定的第二课堂培养计划,鼓励和倡导本科生参加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并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与综合素质拓展状况全面纳入培养方案中学分管理。
3. 学校规定,本科生在校学习期间,必须完成10个“创新创业能力与综合素质拓展”后方可毕业。具体要求参见《大连工业大学“创新创业能力与综合素质拓展”学分实施办法》。
八、毕业要求
按照指导性教学计划,学生毕业需修满规定的学分。通识课程65学分,其中必修课程55学分、选修课程10学分;;专业课程39学分,其中专业必修课程24学分,选修课程15学分;实践教学33学分;创新能力10学分,。同时通过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修读双学位和辅修模块的学生,按照学校双学位和辅修相关管理规定执行。
九、课程体系配置流程图(附表1)
十、课程设置对毕业生能力要求的支撑关系(附表2)
十一、指导性教学计划
课程类别
课程性质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分数
总学时
其中
按学期分配学时数(理论教学周)
考试学期
备注
理论
实验
上机
实践
1 (16)
2 (17)
3 (17)
4 (17)
5 (17)
6 (17)
7 (16)
8 (16)
通识课程
必修
050410001
大学计算机基础
2
40
24
16
40
080110014
大学英语1
3
48
48
48
1
050110034
高等数学1
4
64
64
6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