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1
文档名称:

某小区弱电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

格式:doc   大小:7,350KB   页数:6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某小区弱电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

上传人:glfsnxh 2018/8/1 文件大小:7.18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某小区弱电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概述:本工程是7#、8#楼高层住宅,建筑面积26748平米,其中7#楼是9875平方米,地上十五层,局部十六层,8#楼建筑面积9355平方米,地上十六层,局部十八层,地下三层,地下一、二为地下停车场。
该工程弱电设计包括:
综合布线
停车场管理系统
有线电视系统
可视对讲系统
监控系统
LED电子显示屏
三表远抄系统
巡更系统
周界系统
小区背景音乐
一、综合布线
随着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一个建筑物或建筑群的各种布线系统越来越复杂,如电话线、卫星通信、有线电视、照明线、监控系统、数据线等等,因此,出现了先进的综合的布线系统-综合布线。
综合布线是一种全新概念的布线系统。是建筑物内部或建筑物之间的传输网络。它与外部的通信网络相连接,又与内部通信传输设备相连。主要是实现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和建筑技术及其他管理系统彼此相连,优化集成,形成最佳的高效的集中管理。
1、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目标
实用性:尽可能满足用户当前各种通信服务的要求和未来的应用。
先进性:设计一个布线系统,应采用成熟、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并应保证在将来一段时间内不至于落后太多。
安全性:有利于防火、防破坏、防水和抗干扰等。
可维护性:一个系统建成后,面临的重要问题是维护和管理,要有利于故障检查和排除。
兼容性:一个综合布线系统中包含着多种网络成分,即使是一种网络系统也存在着硬件和软件的兼容问题,所以要有利于将来系统的升级和扩充。
可靠性:利用容错技术,保证系统在多重故障下,系统仍能正常运行,避免系统中断和瘫痪。
经济性:在满足现有的需求和未来应用的基础上,要有好的性能价格比和保护原有的投资。
2、综合布线的组成
综合布线包含六个子系统:
工作站(区)子系统
定义:由标准的RJ-45型八芯通用信息插座到终端设备。一般采用5类双绞线或超5类双绞线。
水平布线子系统
定义:从每楼的分配架到各房间的RJ45插座之间的距离。通常数据线用5类双绞线,采用星型结构。
管理子系统(管理间)
定义:管理子系统分布在大楼各层的竖井间,管理各层的水平布线,连接相应的网络设备。
垂直干线子系统
定义:实现设备间子系统到各楼层管理子系统的连接。由所有的垂直布线的电缆组成,由导线和光缆以及将此光缆连接到其他地方的相关支撑硬件组合而成。一般小规模的网都忽略了垂直子系统的设计
设备间子系统
定义:采用快接式配线架连接主机及网络设备。包括主布线区、交换机或局域网的交换设备等。
3、综合布线执行标准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CESC72:95》;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ESC89:97》。
二、有线电视
1、执行标准和规范
有线电视系统在规划、设计、设备和器材的选用、安装调试的工艺要求等方面,都严格按下列标准和规范执行:
(1)弱电施工图
(2)《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
(3)《30MHZ-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GB6510-86
(4)《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GY/T106-92
(5)《有线电视加解扰系统通用技术要求》GY/T114-94
(6)《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标准》DBJ13-32-2000


CATV系统网络由有线电视前端和用户分配网络二部分组成。

本CATV方案采用860MHZ同轴电缆邻频传输方式,采用TV+FM频分复用共缆传输技术,传送电视节目。

前端技术指标
前端信号处理系统是CATV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保证质量是保证整个系统质量的关键。
前端信号处理设备的输出具有标准的残留边带滤波特性,且邻频道抑制带外寄生输出产物抑制≥60dB,以防止频道之间的相互干扰。
A/V功率比必须从-14dB至-23dB之间,具有一定的伴音图像载波功率,以防止伴音对电视图像的干扰。
载波频率稳定度为±10KHZ。图像和伴音载波必须采用锁相技术,保证图像和伴载频的准确与稳定。
各频道的带内幅度变化不在于2dB,相邻频道之间的电平相差小于2dB以防止高电对低电平的干扰。

系统信号采用放大-分配-分支-用户终端形式分配,采用树形拓朴结构,系统输出口电平设计为65±4dB,分配系统所用的传输电缆均选用质量优良的物理发泡电缆,垂直主干线采用F-7型,其他采用F-5电缆,以提高传输系统的稳定性及防水性。
一、地下停车场系统
一、系统概述
随着中国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城市机动车辆迅猛增加,而在有限的城市空间里,停车场的高效优质已成为交通静态管理的主要环节,而一套先进的停车场管理系统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