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的新思索.doc

格式:doc   大小:50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的新思索.doc

上传人:小博士 2018/8/2 文件大小:5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的新思索.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的新思索
:随着医学科学的飞速发展与近代生物医学模式向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对未来的医务工进行人文素质和人文关怀精神的培养成为医学教育中与医学专业教育同等重要的内容。为适应现代医学的发展,应积极探索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医学生;人文素质;有效途径
: :A:1006-4117(2011)03-0211-01

进入21世纪,随着人们对疾病认识的不断深入,现代医学模式已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 心理- 社会医学”的模式发展。医疗人员不仅要治疗人类的各种疾病,还要关注人类的精神健康,减轻人类的心灵痛苦。医学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才能够深入研究社会的需要、个人的要求。
一、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内涵
人文素质指一个人成其为人和发展为人才的内在品质。良好的人文素质具体表现在:追求崇高的理想和优秀道德情操,向往和塑造健全完美的人格,热爱和追求真理,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儒雅的风度气质等[1] 。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内容主要包括尊重患者的生命、人格、尊严和权利、以及人人享有平等的医疗权利。
二、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
(一)牢固树立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的医学教育观念。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是医学教育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医学既是一个科学系统, 又是一个人文系统。医学教育的研究对象是人、人的生命和人的健康。未来的医务工还必须具备人文态度、人文知识与人文精神。因此,要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推动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 心理- 社会医学模式转变, 就必须要首先树立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的医学教育观念[2]。尤其是在医学生的医学见****和临床实****阶段教育过程中,教育工更应当根据临床发生的实际案例,不断启发学生分析医德原则,引导学生自主自觉应用医德原则、医德规范,不断促进学生医德修养的自我培育能力。(二)构建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强化医学教育的人文底蕴。由于人文素质教育所涵盖的内容丰富,而医学生学****任务又比较重,不可能把所有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都纳入必修课和选修课。为了更好地适应医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可以通过各种灵活多样的形式,如开展人文素质知识讲座,或邀请校外知名人士进行演讲和交流,从而达到开扩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使人文素质教育更为丰富与生动的效果。(三)丰富人文素质教育载体,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人文氛围。1、以人文精神为先导,加强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教育、集体主义思想教育、感恩意识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我院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中有“90年岁月峥嵘,青年节红歌唱响”活动;集体主义思想教育中有“寝室文化节系列活动”;感恩意识思想教育有“母亲节心灵寄语”活动,“纪念汶川地震周年祭”系列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有
“放心去飞”大型心理健康活动。经过努力,使广大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得到了显著提高。2、以第二课堂活动为平台,我院本着“拓展内涵,丰富形式,挖掘功能,突出特色”的思路,充分发挥学生社团优势,通过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周末文化之旅、人文沙龙等社团活动,突出大学的大学精神和理念,着力打造校园文化品牌,提升校园文化活动的品位,使大学生在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中受到启迪和熏陶。(四)完善“三早”模式,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实践活动体系。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