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钢琴考级”中的误区及儿童钢琴教学的思考.doc

格式:doc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钢琴考级”中的误区及儿童钢琴教学的思考.doc

上传人:redkcbx064 2015/8/20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钢琴考级”中的误区及儿童钢琴教学的思考.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钢琴考级”中的误区及儿童钢琴教学的思考
摘要:我国业余钢琴考级活动已经如火如荼地开展了20余年,期间关于考级的话题喜忧参半,许多家长和琴童对考级存在着诸多疑惑。为此,本文就钢琴考级对儿童钢琴学****的影响、儿童钢琴考级的误区以及该如何走出误区进行了反思,旨在对当前的儿童钢琴教学有所启示。
关键词:儿童;钢琴考级;钢琴教学
起始于1991年的业余钢琴考级制度,每年都会吸引几十万琴童参加。仅上海一个城市,从最初的300人报考,到2002年基本稳定在每年2万人次左右,钢琴考级已经成为许多琴童一年中主要的专业社会性活动。
一、儿童钢琴考级中的误区
因为钢琴考级对于儿童的学琴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使得它在家长和琴童心目中成为一种神圣的、必须要完成的任务与目标。但是,物极则反,盲目的追求也会产生许多误区。
误区一:家长的期望值过高。钢琴学****对普通家庭来说是一项一次性投入大,投资期较长的教育投资,更何况还需要家长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来辅助。家长的高投入,当然就期待高回报。笔者身边有不少家长存在这样的心理:让同年龄的儿童互相攀比考试级别,认为级别越高越能代表水平,使得学琴旅程变成一场博弈,逐渐丧失学琴本来的乐趣。
误区二:考级水平的盲目拔高。尽管教育部一再重申不得将艺术考级结果与升学挂钩,某些家长仍然存在着急功近利的心理,希望孩子们在幼儿园和小学阶段就能完成最高级别的考试。为此,他们要求老师压缩学琴时限,拔高孩子水平,取得最高级证书后就将钢琴搁置一边。这种盲目拔高的训练势必会破坏学琴的自然进程,使得琴童的技能技巧和音乐感觉得不到稳固的发展。如果考级失败,就挫伤了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即使侥幸升级,也是拔苗助长、难以形成扎实的基本功。中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家、钢琴家周广仁教授建议:家长不要急着跟着考级的指挥棒走,看到孩子拿到几级证书就沾沾自喜。98%的琴童将来成不了音乐家,他们学钢琴只是一种爱好。如果要考级,孩子最好不要跳级,有些孩子刚过一级,就忙着考五级,这种辅导方式培养出来的人,往往基础比较薄弱,成不了大器。
误区三:重技巧而忽视人文素质的培养。当把“考级”当作学琴唯一的目的时,“钢琴考级”就变成***的“应试教育”。一切以“考级”为中心,只弹考级曲目,忽视乐理、视唱练耳、音乐欣赏等科目的学****只重视技术技巧的反复练****忽视对速度、力度、表情记号以及音乐情感等音乐内涵的体验,导致很多孩子如同一架只会“弹琴的机器”。
误区四:考前身心准备不足。很多琴童和家长认为钢琴考级重在平时,考试只要临场发挥好即可。其实,钢琴考级不同于其他的文化课考试,是一项综合素质的考试,它不仅对儿童的技术技巧、音乐感觉以及艺术素养有要求,对心理素质也是极大的考验。由于儿童的心理自我承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有较强的心理依赖性、行为随意性,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而产生情绪波动。如果没有充分的考前身心准备,儿童之间的紧张情绪会互相影响,导致考试时手指滑溜、错谱忘谱等失常现象,进而影响考试成绩。
二、钢琴考级后的儿童钢琴教育反思
针对儿童学****钢琴与参加考级的种种误区,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调整心态。儿童的主观认识及认识世界的方法主要来自家长与老师。而钢琴考级就如同儿童学琴生涯中的关口,作为家长应保持良好的心态,戒除虚荣攀比的心理,为孩子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