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鸳溪“蝶变”
伴随着美观坚实的新楼房拔地而起、平整便捷的公路四通八达、连接城乡的桥梁飞架梨乡,移民安置地有着比迁出地更加优越的生产生活条件,基本实现了“搬得出、安置好、能致富”的目标。分布在苍溪、元坝、剑阁等地的3万多亭子口水利枢纽库区移民的生产生活与城里人越来越近,开启了和谐致富的幸福人生。
整体搬迁的学校、企业等单位有13个、需要搬迁安置的移民多达2900余名,几乎占库区移民总数的十分之一……作为亭子口水利枢纽苍溪库区中移民安置任务最繁重的乡镇,2012年11月完成整体迁建的苍溪县鸳溪镇无疑是库区3万多移民生活的真实缩影。
新建城镇功能健不健全?公路交通完不完善?新修住房实不实用?孩子上学方不方便?移民增收有没有门路?带着一连串问题,2014年6月上旬,我们来到新建的鸳溪镇实地调研。
鸳溪变大了
从老场镇到新建镇,鸳溪最大的变化是什么?土生土长的鸳溪人最直观的感觉就是鸳溪镇变大了。
鸳溪老场镇靠近河边、场地狭窄,只是顺着山坡凿出的一条小街,总共只有50来户居民。一条宽不过5米,长不到200米的土坯路上分布着10来家小杂货店,只能卖点低档商品或农副产品。“那年头好多外乡人嘲笑鸳溪人:你们这也叫镇,一泡尿都能从镇头冲到镇尾。”从上个世纪90年代就开始做日杂百货生意的吴林中如今很得意,
“现在的鸳溪新镇,楼房一幢连一幢,医院、学校全是新修的,做生意的也有好几十家,比以前大了不知多少倍。”
走在场镇上,崭新漂亮的商铺店面鳞次栉比、随处可见的绿化带规范整齐,纵横有序、宽敞整洁的7条新街构成了新场镇格局,医院、信用社、邮政所等公共服务设施一应俱全。不远处传来下课的铃声和孩子们的欢笑,那里是可以容纳近2000名学生的新鸳溪中学校。
据了解,鸯溪场镇面积从过去不到25亩增加到现在的298亩,扩大了10多倍。场镇居民也从不到500人增加到2000多人,俨然有了小城镇的规模。
“镇上的餐馆商店一家挨着一家,以前家里来了亲戚朋友,常常为找个像样的餐馆发愁,现在中餐、火锅、鱼餐馆随便你挑着吃。”在开加油站的牟春生眼中,现在的鸳溪新场镇生活很舒适方便。
鸳溪变洋了
在上了年纪的鸳溪人印象中:昔日的老街街道是土石路面,坑坑洼洼,晴天总是尘土飞扬,雨天泥浆又溅满一身,小孩子不穿雨靴连学都上不成。
6月4日上午,经过一夜夏雨冲洗的鸳溪镇处处干干净净、秩序井然。“要搁在老场镇,一场大雨下来,场镇村口肯定全是烂泥巴,赶场的农民连下脚的地方都莫得,这多亏大唐亭子口公司规划建设水平高呀。”回龙村支书吴从益笑呵呵地说。
“鸳溪镇的地下排水管直径达到60公分,和县城临江镇的排水系统是同一标准,当然不存在排洪不畅的问题啦!
”镇党委书记张多品说。
原来,在城镇建设规划上,大唐公司与广元市政府结合四川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达成共识,提出了“一切高标准,20年不落后”的要求,在排水方式上采用先进排污技术,建设了雨污分流两套排水系统,使清洁雨水自然循环,而污水则流入处理站进行循环处理,达到了县城的处理水平。尽管目前场镇常住人口不到2000人,仍然按3500名居民的标准,建起了日产500吨自来水加工厂。此外,场镇街道宽度达到了16米,和县城设计标准不相上下。
在搞好场镇建设规划的同时,库区交通等级标准也不断提高,村道原来设计的是泥结碎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