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
摘要:一条道路从未如此清晰,指向民族复兴的光明愿景。穿越历史沧桑,回眸走过的路程,实践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落后挨打时代,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新中国成立后的探索时期,虽然走过弯路,但取得了一系列客观的成就,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破解难题坚定走自己的路,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今天的中国繁荣富强,国际地位不断上升,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经受了历史和实践的检验,得到了全党全国人民的衷心拥护,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国际关注和认可。
关键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复兴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的百余年间,中国人民反复探寻民族解放、振兴和国家独立、富强道路,历史提供了三种命运选择:一是沦为外国列强的殖民地。这是外国侵略势力试图强加给中国人民,而我们坚决反对并努力摆脱的道路。鸦片战争后列强在政治上侵犯中国主权,经济上掠夺中国财富,文化上麻醉中国民众,从此中国历史进入了风雨如磐的黑暗时期。民族危机激发了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到抗日战争,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不懈抗争使外国列强的目的最终没有得逞。二是独立发展资本主义。这是当时一些思想开蒙人士及统治阶级里少数人的选择。太平天国的洪仁?提出了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资政新篇》,洋务派
“中体西用”的洋务运动,维新派的戊戌变法,改革派的辛亥革命,都对在中国通过走西方的资本主义道路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进行了探索和尝试,但都以失败告终。资本主义在中国行不通,这是历史给予的公正客观的结论。三是发展社会主义。中国人民用一次次的抗争寻求民族命运的出路,经历了一次次的失败,一次次大浪淘沙的洗涤。事实证明,旧式的农民战争、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以及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种种方案,都不能完成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彻底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提出了指导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革命的先进理论,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目标,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在近代中国波澜壮阔的进程中,是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历史的考验从来未停止过。如何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完成社会主义改造,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宏大的历史课题。在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开始时,中国别无选择地采取了苏联模式,这种模式在当时发挥了积极作用,奠定了中国工业化基础,但是也埋下了管理体制高度集中、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的隐患。后来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在对“苏联模式”的利弊进行反省,对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进行初步总结后,创造性地提出了以苏联经验为鉴戒、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新思想,开始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伟大工程。虽然后来走了弯路,由于
“左”的思想导致“文化大革命”,使经济社会发展蒙受了重大损失,但这正说明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不可能一蹴而就,也无法一劳永逸。正是在千难万险中中国共产党保持了与时俱进的创造性和生命力,使党和国家从危难中重新奋起。
改革开放是继东欧剧变之后举世关注的大事,更是中国共产党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