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7
文档名称:

.诗词鉴赏专题之咏史怀古诗.ppt

格式:ppt   大小:405KB   页数:4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诗词鉴赏专题之咏史怀古诗.ppt

上传人:s1188831 2018/8/2 文件大小:40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诗词鉴赏专题之咏史怀古诗.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千古兴亡多少事
——咏史怀古诗鉴赏
中国传统文学中最大的抒情主题,不是爱,不是死,而是怀古之情、兴亡之叹。
——余秋雨
咏史怀古诗的内涵
咏史与怀古都是以历史题材为咏写对象,对历史人物的功过、历史事件的成败、对历史遗迹的追思等,发表议论、或抒发感慨,或者借古以讽今(讽刺时事),或者思发思古之幽情。
二者各有侧重,咏史诗多针对具体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有所感慨或有所感悟而作;而怀古诗多是登临旧地有感而发之作。
由于这类诗歌都以古人、古事、古迹为吟咏描写对象,思想大都比较沉重,感情基调一般都比较苍劲悲凉,所以并称咏史怀古诗。
咏史怀古诗特点
形式标志: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
诗歌的内容一般为:描写此地眼前的衰败、荒凉、萧条,或描述历史事件的经过,抒发感慨。
归纳咏史怀古诗特点
(1)结构: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2)内容:国家——国运衰微,统治者——荒***奢侈,名地——昔盛今衰,古人——壮志难酬,忧国伤时,孤寂失意。
(3)手法(表现手法):运用典故,今昔对比,借景抒情,借古讽今, 虚实结合,反衬。
(4)语言:含蓄蕴藉。
(5)风格:或雄浑壮阔,或含蓄沉郁。
(6)意象
:咸阳、长安、金陵、姑苏、洛阳、汴京等。 :骊山、赤壁、新亭、隋堤、马嵬、华清宫、汴河、淮水、朱雀桥、石头城、台城等。 、陵墓、祠庙:乌衣巷、湘妃祠、乌江亭、陈琳墓、李白坟等。 :六朝、吴国、隋代、安史之乱、南唐后蜀等。 :吴钩、《后庭花》
【典故举隅】
1.《后庭》遗曲:指陈后主所作《玉树后庭遗曲》,后人都视为亡国之音。杜牧《泊秦淮》有“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句。商女:即歌女,后以此为不顾国家存亡而醉生梦死的典故。
2.《黍离》之悲:《黍离》是《诗经·王风》的名篇。旧说周平王东迁以后,周大夫经过西周古都,悲叹宫廷宗庙毁坏,长满禾黍,就作了这首诗。后来常用《黍离》来表示对国家今盛昔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汉代霍去病追击匈奴至狼居胥山,封山(筑土为坛以祭山神,纪念胜利)而还。后常来形容建功立业。
:《南史》载,宋文帝要杀名将檀道齐,檀大怒道:“乃坏汝万里长城!”。此处比喻能守边的将领。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廉颇,战国时赵国的名将,赵王想起用他,恐其衰老,派人探视,廉颇仍能一饭斗米,肉十斤,报国之心不衰。这是作者以廉颇自况,抒发感慨,说自己虽然老了,还不忘为国效劳,可是朝廷一味屈膝投敌,早没有起用他的意思了。
:燕然是指今蒙古境内的杭爱山。勒,指刻石记功。公元89年,东汉窦宪追击匈奴,出塞三千余里,至燕然山勒石记功而归。燕然未勒是说没有建立破敌的大功。“燕然”、“燕然勒石”表示对大将武功的推崇。
:指六朝时的禁城(宫城),又称“苑城”,是当时的皇帝用于办公居住的场所。历宋、齐、梁、陈,皆为台省(指中央政府,晋、宋时称朝廷禁省为台,故称)和宫殿所在地,因专名台城。既是政治中枢,又是帝王荒***享乐的场所。
:在今南京市东南,在文德桥南岸,是三国东吴时的禁军驻地。由于当时禁军身着黑色军服,故此地俗语称乌衣巷。在东晋时以王导、谢安两大家族,都居住在乌衣巷,人称其子弟为“乌衣郎”。入唐后,乌衣巷沦为废墟。
:秦淮河古称淮水。从南朝开始,秦淮河成为名门望族聚居之地。素有“十里秦淮”、“六朝金粉”之誉。“六朝烟月之区,金粉荟萃之所”,更兼十代繁华之地。【有时指淮河。南宋为宋金分界线,为战争前线。】
10、“新丰客”:抒发怀才不遇的感喟,希冀能被明主所用(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
11、“封侯”:表示报效国家、立功边疆的豪情壮志。
12、“楚狂”、“接舆”:指代不满现实、佯狂处世的隐士,用来抒发牢骚或表示甘于隐匿的思想。
13、“王孙”:指游子或高人隐士。
14、“式微”:表示国势或门庭衰落,或政治上不得意,打算归隐田园。
15、“不系舟”:比喻自由不羁的思想或生活,也可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
16、“新亭泪”“新亭风景”:表示对国势衰微、山河变色的感伤……
17、“天狼”表示敌人、战事。
18、“烂柯”表示离家日久,世事变迁人物非昔的情景……
19、“青冢”即昭君墓,用来描写塞外景色,抒发征人悲壮凄凉的情怀。
20 、“南冠”、“楚囚”指被羁的正义之士,或诗人自己深陷囹圄……